设立“文体活动日”,建立了书法、钓鱼等8个兴趣协会,75%以上的民警职工有了自己的爱好……近年来,上海市宝山监狱工会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为民警职工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日前,记者走进了宝山监狱,感受民警职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练书法告别了“急性子”日前,记者随宝山监狱工会主席朱美玲踏进了监狱文体活动大楼。此时,一曲用二胡演奏的《天路》从器乐室传来,悠扬的旋律使人感到愉悦。“这是我们的民警在演奏”,朱主席告诉记者,“今天是每双周一次的"文体活动日",这一天,大楼里会特别热闹,弹乐器、练书法、打太极拳,样样都有。”推开书法教室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墨汁味。二十多位民警磨好墨、铺开纸,端坐在课桌前,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授王羲之《兰亭序》字帖的写法。“从前下了班,回到家吃饭、看电视,生活显得单调,性子也挺急的。可现在,我的时间都安排不过来了,每天得练上几个小时书法,感觉充实多了!心一静下来,脾气也没了,同事说我变了个人似的,面对工作也更加冷静和沉稳。”李林林是第六监区的监区长和党支部书记,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宝山监狱书法协会会长。李林林笑称,自己原本对书法一窍不通,选择练书法,最初只想提高自己对艺术鉴赏能力,在修身养性的同时,再改改自己的急性子。然而通过半年的学习,去年底,他参加了上海市社会艺术书法考级,考取了六级。如今,书法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太极拳也是一种情调在四楼教室,只见十几名身着白色“太极服”的民警正在练习太极拳。平时忙于对外接待的教育科普通民警曹维是其中一员。忘掉工作的紧张和疲惫,曹维跟着师傅,一招一式练得有模有样。她说,每当这时,自己的心灵就会感到一种宁静和愉悦。“也许是年龄的关系,我一直患有肩周炎。今天早上还犯病,可在这儿活动一下,明显好多了,手也能抬起来了。”说完,她举平手臂,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曹维坦言,在人们眼中,监狱是个闭塞的地方。可当她打起太极拳时,心情会豁然开朗。在她看来,打太极拳也是一种情调、一种生活态度。“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太极拳的慢动作,恰好是一种缓冲,让我感受到了一份前所未有的享受。”“大家学习态度都很认真,能将兴趣和健身相结合,宝山监狱的做法很有意义,也很见成效。”谈起这个兴趣协会,教授太极拳的杨老师不由地竖起大拇指。杨老师设想要让监狱的更多人像做广播操一样练太极拳,把身体练得倍儿棒。工会送上一份“厚爱之礼”书法、钓鱼、摄影、桥牌、足球、篮球、读书、太极拳……在宝山监狱工会文体协会联络图上,罗列着8个兴趣协会及相关会员人数。监狱工会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筹备“文体活动日”计划,在这座拥有近500名民警职工的监狱,加入兴趣协会的人员占到75%。“在监狱工作,每天面对犯人,工作压力着实不小。对于整日工作在此的狱警们来说,减压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宝山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王梦南向记者介绍,监狱每双周三为“教育日”,安排一部分干警给犯人上大课或开展其他教育活动,一部分民警职工参与文体活动,就连他也参加兴趣协会,民警职工都培养了自己的爱好,整个团队的士气提高了。他表示,当今各行各业都在培养自己的文化,监狱也需要培养自己的警营文化。一旁的政委程颖频频点头:“监狱不应成为文化的"沙漠",应该成为文化的"绿洲"!”据悉,“文化活动日”作为主推文化建设的平台,在宝山监狱的民警职工中间广受好评,在整个监狱局基层文化工作中,也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去年11月,宝山监狱成为本市司法系统中首家挂牌“职工书屋”的单位。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工争着报名参加,以至于不少兴趣协会都已经满员。大伙儿都说,自己的生活焕然一新,作为工作的“缓压剂”,这也是工会送给民警职工的一份“厚爱之礼”。陆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