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林“七仙女”

时间:2012-03-23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作者:广西区桐林监狱 长秋月

说到七仙女,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天仙配》里美貌如花的仙女,但在此我说的却不是神话世界里的美丽女子,而是实现生活中的年轻女警察,她们就是参加2007年广西监狱系统国家公务员考试,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并一起分配到桐林监狱工作的7位警花。

警察和“仙女”有何联系呢?这还得从我们桐林说起。

一直以来,桐林监狱被称为广西监狱系统的“西伯利亚”,由于历史原因,桐林地处边远的山区,交通不便,生活、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过去,警校分配的毕业生一提到桐林监狱就打退堂鼓,来这里工作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或者来了三个调走一两个,加上桐林监狱规模较小,民警职工人数不多,各方面条件有限,到了晚上,文体娱乐活动几乎为零,套用部队边防哨所的那句话就是:“白天看犯人,晚上数星星”。所以,现在我们七位警花的到来,有人说是是“七仙女下凡”了。

“七仙女”中,有不少是家中的独苗千金,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生活条件相对较为优越,初到桐林,自然有些不习惯。但是,我们没有一个打退堂鼓,因为从报到那天起,监狱领导对我们这批新公务员十分重视,生活上更是关怀备至,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亦深切的感受到领导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前不久在警校培训学习时我们更相信――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练人的意志。从此,我们将变得更坚强!无论何时何地,在做每一件事时,我们的心中始终有着这样一个信念――团结一致,时刻以桐林为荣,为桐林争光!至此,“七仙女”不再是娇生惯养的“千金”,训练场上,我们英姿飒爽,不畏艰辛,勤学苦练警务技能;课堂上,我们精神抖擞,聚精会神,认真领悟老师的授课要点。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学习,“七仙女”已经脱胎换骨,从柔弱的“千金”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警花。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曾益其所不能……”,我们亦深有体会。

到桐林监狱工作,我们了解到:原来早就有无数个像“七仙女”一样的警花,她们七八十年代前后来桐林参加工作的时候,各方面条件都比我们现在艰苦得多,到90年代初,唯一通往镇上的路甚至还是黄泥路,进城一趟都不容易,她们面临着交通不便、看病难、孩子教育难的种种困难。但是她们却无怨无悔,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数十年如一日,有的还把家安在了山区,直至年老退休……虽然,警花们不像男民警那样直接参与到管理服刑人员的工作中,但是,她们从事的也是与监管教育和改造罪反息息相关的具体而繁忙的工作,她们的付出是不可否定的,她们的贡献有目共睹的,桐林监狱监管工作能够连续六年实现“四无”,监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逐年得到美化改观,她们毫无疑问功不可没的,她们是桐林监狱坚实的“半边天”,她们都是桐林人心目中高尚的“仙女”,这就是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大姐、我们的榜样啊!

如今,在监狱领导的带领下,桐林监狱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职工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和工作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各方面的福利也在不断的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桐林监狱将搬迁至监管条件更加先进,生活环境更加美好的梧州市。到那时,我们将摆脱山区,甩掉广西监狱系统“西伯利亚”的帽子,成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文明监狱。

今天这个夜晚,宁静而祥和,我写了这篇文字,却是忍不住心潮起伏:想起我自己大学毕业后在繁华的大城市暂时找了工作,经过我的勤奋和努力我担任了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工作有着不扉的收入,但是我心里却时刻忘记不了桐林监狱这块土地,它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那里有教育过我的老师、有为监狱事业工作了几十年但从来没有半点怨言的老父亲、更有那一代接一代可歌可泣的“仙女”们,是他们用爱心用智慧、用青春和坚毅为光荣而艰巨的监狱事业默默无闻的工作。所以我义无返顾坚持三年参加广西监狱系统国家公务员考试,今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毫不留恋的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是一代又一代的监狱人感动了我,激励着我!我爱桐林监狱这块土地!

我是新时代桐林监狱“七仙女”,我深感幸运和幸福。我们的生命如夏花般绚烂,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去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