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州监狱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纪实

时间:2012-04-26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自2009年渝州监狱被重庆市监狱局确立为全市监狱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以来,渝州监狱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战略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找准信息化建设与监狱工作的结合的和有效切入点,在全市监狱系统带头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监狱共有150余项监管执法业务纳入了信息化管理,所有审批业务流程均实现了监区、监狱、市监狱局三级联网,各类纸质材料均扫描上传,各审批环节均采用电子签名和签章,在全市监狱系统率先实现了监管执法业务审批的无纸化联网流转。

立足实际、长远规划

把握信息化与监狱工作的结合点

根据司法部《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和《重庆市监狱管理局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要求,渝州监狱根据监狱自身工作实际,明确建设目标、细化规划内容,为监狱量体裁衣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寻求信息化与监狱工作的结合点与有效切入点。

渝州监狱信息化建设坚持从实用出发、从实战出发,把建设总体目标设定为:提升监狱管理工作效率、快速反应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改造服刑人员能力、维护持续安全稳定能力。监狱信息化系统要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警务效能、满足监狱业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贯彻落实监管工作“首要标准”和维护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提供技术保障。

为此,监狱建成了以高效安全的网络设施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功能完备的应用系统为核心,以统一的标准规范和信息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渝州监狱信息化应用体系。实现“行政办公电子化、监管执法程序化、管理安防一体化、预警报警网络化、现场信息可视化、指挥调度扁平化、辅助决策科学化”的应用效果。

监狱建成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改革监狱管理模式,创新监狱管理手段,以监狱指挥中心为中枢的集中管理机制,推进指挥中心对现场的远程集中监管、全狱范围内的集中接警处置和统一警力调配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应用,提高监管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提高警力的综合使用效率,把更多的警力投入到罪犯日常改造管理工作中。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进渝州监狱各项工作跨越式大发展。

目前,监狱已初步完成了监狱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民警职工信息资源库和罪犯基础资源库建设,监狱内部网站、监狱社会公众信息网站、办公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监管执法业务系统、服刑人员零花钱管理系统、服刑人员家属会见综合管理系统、狱务公开系统、服刑人员亲情电话系统、服刑人员劳动信息统计系统等十项应用系统的建设,覆盖全狱的视频监控、监听对讲、联动报警、周界防范、门禁巡更、紧急报警系统和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监狱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监狱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建设。

突出重点、确保安全

向科技要警力和战斗力

渝州监狱是一所高度戒备的大型监狱,信息化建设着力把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战斗力。通过监狱安防系统和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应用,为监狱监管安全持续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监狱以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为基础,积极探索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监狱勤务模式改革,初步建立了“集中和分时段管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扁平化指挥调度的运行机制”,改变了监狱传统的严防死守看管模式,提高了警力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民警的劳动强度,推进了监狱民警由看守型向教育改造型的转变。从而使得监狱将更多的警力投入到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中,促进了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推进了监狱精细化管理。

一日,指挥中心民警在对监区进行轮巡时,发现某监舍1名罪犯平躺在地上未动,周围有多名罪犯观看。中心立即联系监区民警现场查看,结果是该犯癫痫病发作。中心与监区密切配合,及时调动医院2名医生到现场进行治疗抢救,因为措施得力,抢救快速,最终这一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理。据了解,指挥中心通过网络对接与监区值班室联动,将罪犯防范、视频监控等系统功能协调统一,实现了指挥中心与基层监区信息共享和多种警力联合作战。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指挥中心和监区值班室会同步收到系统报警信息,指挥中心根据事件三种等级迅速发出指令,或联系监区警力3分钟内到现场处理,或调动狱内“110”应急备勤民警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处突能力呈现出“1+1>2”的加强态势,巩固了监管安全防线。

“硬件搭台,软件唱戏”,渝州监狱充分利用监管执法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监控系统等现代化平台,让管理更趋扁平化、更加快捷高效。通过充分利用安防系统,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类狱内违纪、违法、犯罪事件,在监视监听的“震慑”下,服刑人员遵章守纪的意识被强化了,一些顽固的症疾得到根治。

信息化建成后,监狱民警由看守型向教育改造型转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中,收到了明显效果。服刑人员宗某因父母都因病去世,妻子又离家出走,一双年幼的儿女无人照顾,给他的服刑改造带来极大影响。监区民警对他进行了多次心理辅导谈话,还积极制定对其子女的帮扶对策,解开了服刑人员的心结,促进了他的顺利改造。

如今,渝州监狱内信息化无处不在,网上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业务工作数字化……监狱信息化更新了民警的工作理念,为监狱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建为用、用为战 信息化应用是根本

为确保监狱信息化应用的顺利推进,渝州监狱采用内部网站、专题讲座、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监狱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宣传工作,在全狱民警中树立“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会信息化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岗位”的危机意识,把信息化操作应用技能纳入了民警业务技能考核工作中,开展了全警信息化应用培训工作,编制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先后举办了基础培训、业务应用培训、专业技术培训、骨干培训等22期培训班。

民警张全今年45岁,如今他能在网上娴熟的录入各种监管信息,谁能想到一年前他连打字也不会。他说在今年全狱信息化建成后,监狱对全体民警进行多次动员,要求树立“上班必开机、开机必上网、上网必录入、流程网上走”的理念,并强制推行监管执法业务系统单轨制运行。看到监狱这次是动了真格,老张回到家里让儿子开始教自己打字,到单位后又请教监区“小教员”(监区业务骨干)。通过几个月的认真学习,老张也渐渐感受到了信息化给工作带来的便捷,明白哪些工作必须在网上流转,业务流程有哪些程序,以及如何操作。如今,老张的办公桌和监狱其他民警一样,除了电脑以外,几乎找不到传统办公的纸质材料,大大节约了办公成本。

监狱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市监狱局的大力支持下,渝州监狱做为全市监狱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试点单位,在我市监狱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进程中先行一步,摸索和总结了一些建设和应用经验,达到了预期效果。全面推进监狱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深化信息化应用效果,是渝州监狱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监狱将在增强全员信息化意识上下功夫,进一步形成上下一心抓信息化的整体合力和浓厚氛围,进一步夯实基础,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推动监狱信息化向纵深应用、融合应用发展,为维护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贯彻落实监管工作“首要标准”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倪霞)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