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良渚劳教所“七抓七强”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

时间:2012-06-08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浙江省良渚劳教所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打基础、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七抓七强”为载体,着力提升基层基础建设整体水平。
  一是抓班子,强核心。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和组织管理作用,把大队党支部作为基层基础建设的主阵地,狠抓支部班子自身建设,以党支部集中换届选举为契机,配齐配强各党支部班子,对新任党支部提出“三强化、三转变,三创新”的具体要求,强化支部工作标准、工作职能、工作权限,转变支部班子工作作风、思维理念、学习方式,创新教育手法、激励方式和典型培养模式,有效结合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各党支部争先创优激情,使支委一班人成为推动基层各项工作的“带头者”、“推动者”、“实践者”, 不断提升支部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抓学习,强队伍。以创建学习型党委、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民警“三型”学习模式为抓手,大力开展应用型学习活动。先后组织心理咨询师辅导、精细化管理制度宣教等多项培训活动,连续举办两期综合管教业务培训班并选派30余名民警参加省局组织的戒毒综合业务培训。以考促训,在全所管教民警中开展“四知道”、“无册点名”、“背后点名”等管教基本功考核,以全省劳教系统开展的民警岗位技能大比武为契机,组织开展以“10+2”为主要训练内容的岗位技能练兵活动,迅速在全所掀起一股“苦练岗位技能,争做业务能手”的学习热潮,有力促进了民警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三是抓规范,强管理。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结合两本“指南”和制度汇编,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并积极推行省局六项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执法绩效考评体系,出台《民警执法评估工作试行方案》,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为每位民警建立执法评估档案,建立执法动态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强化纪检法制部门监督职能,借助驻所检察机构的职能优势,共建教育、监督、预防“三位一体”廉政风险预警防线,形成“同步教育、同位监督、同线预防”五项机制,确保执法活动依法规范开展。
  四是抓安防,强稳定。坚持按“硬件要硬,软件要强”标准抓紧抓好安防建设。按照所“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AB门、防洪边坡治理等安防“短板”建设,投入近10万元对门禁系统和监控摄像系统进行了维护升级,增设了10余个监控点,对原有10余个老旧监控探头进行了更换。进一步发挥“四防一体化”建设中人防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四大现场”直接管理,加强所情、警情动态排查,不断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完善日常检查、重点突查、全面排查相结合的安全排查机制。
  五是抓教育,强矫治。针对戒毒人员、未成年劳教人员、女劳教人员等不同人群特性,新增计算机操作、中式面点制作等相应职业技能教育。组织编写难矫治人员个案矫治手册,实行重点人员个案矫治流程管理,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社会帮教活动,不断提升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发挥习艺劳动的教育矫治功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习艺项目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劳动保护、劳动时间、劳动报酬、上岗培训、劳动纪律和安全教育检查等制度,突出生产劳动的安全性、习艺性、矫治性,提高劳教、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重新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六是抓考核,强机制。充分发挥综合考核的激励促进作用,健全《综合考核办法》,根据工作性质将考核对象由各部门调整为基层、机关两类党支部,努力营造争先创优合力,形成以“四评四考”为基本框架的综合考核机制。“四考”即考核内容涵盖政工、管教、安全生产、基础业务4个大项;“四评”即考核形式为周点评、月讲评、季考评、年总评相结合,将综合考核工作贯穿全年,体现在日常各项工作,让每名民警都清晰的知道当前该干什么,该怎么干,进一步增强对基层基础建设的导向和规范。
  七是抓作风,强服务。以“四个一”为平台,加强民警队伍作风建设。实行所领导联系一个大队、大队领导联系一个中队,中队领导联系一个劳教(戒毒)小组,一线民警联系一名重点人员。层层深入了解基层情况,通过深入一线着力解决好涉及场所安全稳定、教育矫治、队伍建设等基础性、长远性问题。进一步向一线倾斜警力,扎实开展科室对口服务基层活动,实行科室民警下基层轮值制度,使科室民警到一线带班、到课堂支教、到基层调研成为常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