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棚里亮起了烛光

时间:2012-06-18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工棚里亮起了烛光

 

山西省下寨劳教所 王玉栋

 

紧邻单位有一条干涸的旧河道,前几日有大批的工程机械、民工进驻,只是几天的时间,成片的工棚搭建起来了,轰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沉睡多年的河床。据说是驻地怀仁县城要实现县成园林、水成公园的全国卫生城目标,要把这条河道及周边地区修建成生态旅游园。这对于我们远离城市的场所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于是乎我明天上下班总会到附近的工地溜达溜达,关注工程的进度,盼望着早一天实现水绕东城、绿树成荫的愿望。

晚上途径工地时,看到工棚的窗户透出一缕亮光,走上前顺着门缝一看:一位老者斜躺在简陋的床铺上正在烛光下读报,四周是一些铁锹之类的工具、还有他叠放整齐的衣物、还有碗筷……出于敬重和佩服,我没有打扰他,悄悄地走开了。一连好几天晚上,工棚里的烛光都在亮着,但最近几日工棚里的烛光不亮了,我的心中不仅有些失落与担心……

一天下午,天空飘下了细细的小雨,室内憋闷得让人难受,索性走出办公楼接受小雨的洗礼。一出门就看到雨中有名工人在挥锹填埋壕沟,迎着飘洒的小雨,我向他走去。走进后仔细一看,方知这位工人就是工棚里烛光下看报的老者,一名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者,尊重之情油然而生,迫不及待地与他攀谈了起来。“您今年多大岁数了?”“62了。”“这么大岁数了还出来干这么重的活?您有工作吗?”“这不算啥,我是大同姜家湾矿的下井工人,前年退休了,在家没事干会憋坏的,出来权且是锻炼,这点活可比井下挖煤轻松多了。”“您没有退休金吗?为什么不去颐养天年?”“有,每月2500元呢,上个月国家又给涨了200元,也够我们老两口生活的了,这不还有一个小儿子,他在上海工作,我想多挣点,帮他买房凑些首付。”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他的衣衫已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也许是怜悯,也许是借故让他休息一会,我接过他手中的铁锹像模像样的干了起来,只一会的功夫就腰酸背痛了。他看出了我的窘态,微笑着说道:“你是坐办公室的,干不了这累人的活。”“您每天得干几个小时?”“早上6点到晚上8点。”“14个小时?”“伙食怎么样?”“工地上的饭,能吃饱就行了。”“我看到您的床铺边上还放了一些饼子,是晚上的夜宵吗?”“噢,不是,我是打日工的,有时候回去的迟了,灶上没饭了,就用白开水泡些饼子吃。”“干这么长时间,劳动强度这么大,我看到您晚上还看报纸,不累吗?”“不累的,睡前看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我多年的习惯了。”“这几天我发现您没有看报呀?”“这几天下雨,路不好走,城里送报的小伙子好几天没来了,正好蜡烛也用完了,天晴了他准会来的。”听到这里,问道这里,我已无话可说。我早已被他疲惫身躯里跳荡着“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激情所感染,是那种每个毛孔都塞满了的浓浓的感染。

第二天我帮他买来了蜡烛,顺便捎来了他订的报纸。

工棚里又亮起了烛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