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周围有警察在警戒,没有人会相信,台上这群眉清目秀、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扎实功底的考生,全部是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成都未管所)在押的未成年服刑人员。
8月3日,一场特殊的社会艺术水平舞蹈类考级在成都未管所的大礼堂拉开了帷幕。这是四川省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首次在监狱内设立考点,也是各位考官首次为在押未成年犯打分。这次,成都未管所未成年服刑人员参加社会舞蹈等级考试,开创了全国监狱系统服刑人员参加舞蹈类艺术等级考试的先河,也是全国监狱系统服刑人员参加社会艺术等级考试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次参加艺术考级的32名考生中,最大的20岁,最小的不到15岁,全部都报考8级(最高级10级)。“我负责考务工作这么多年,面对这样特殊的考生,还是头一次。”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舞蹈考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冉红说道:“像这样一群全部由男孩子组成的这么整齐的一支舞蹈队,而且水平不俗,在全成都市也不多见。”
成都未管所自2000年就成立了“新苗”艺术团,分为舞蹈队、管乐队和演讲队。“艺术团的40名成员全部是服刑人员,他们大多数都是身兼数职,既要跳舞,又要吹奏管乐。”艺术团的指导民警郑娜娜说:“这些孩子在入监时都没有舞蹈和乐理知识,有的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但经过民警的系统训练,现在已经能表演20余个舞蹈节目,并运用多种乐器演奏30余首中外名曲。”
此次成都未管所未成年服刑人员艺术考级得到了四川省艺术领域相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四川省艺术水平舞蹈考级委员会、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蔡伟副院长、四川省艺馨艺术学校杨科校长、四川省监狱管理局等领导均莅临考场,成都女子监狱也派出了观摩团全程学习。
开考仪式上,成都未管所副所长张利宁说:“组织参加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既是对艺术团成员的技艺水平进行权威检验,同时也希望通过取得证书,让这些孩子回归社会后,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他随后对成都未管所“新苗”艺术团今后的发展提出新方向、新希望,并鼓励艺术团的学员扎实舞蹈基本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在此次成都未管所社会艺术水平考试舞蹈类考级现场,还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嘉宾”――一名曾经的“新苗”艺术团学员小军,五年前他刚入所时,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经过成都未管所艺术团民警的系统培训,他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在回归社会后,顺利地考入了家乡的市歌舞剧团,并随团四处演出。今天,他闻讯赶回来,向曾经为他付出汗水的民警们献上了自己的感恩之舞《从头再来》。
“成都未管所以这次服刑人员考级为基础开展的艺术教育,引导了这些失足青少年将旺盛的精力发挥到有益其身心健康的活动中,陶冶了未成年犯的情操,通过提高未成年犯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可以有效改造误入歧途的未成年犯。同时,也为未成年犯回归社会后的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为有意愿进入演艺行业的孩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看着曾经的失足浪子正在舞台上挥洒汗水,张利宁副所长说:“今后,我们还将常年定期组织未成年犯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取得更高级别,并逐渐引入管乐考级,使所有的艺术学员都能有获得权威检验和取得证书的机会。”
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张利宁副所长在开考仪式上致辞
摄影 彭剑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蔡伟副院长莅临考场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摄影 彭剑
未成年服刑人员在考官的注视下展示舞蹈基本功
未成年服刑人员在专业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苦练舞蹈基本功
原新苗艺术团成员、刑释人员专程回到了这个让他涅�重生的舞台,为民警们献上了自己的感恩之舞《从头再来》摄影 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