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美丽带给人间

时间:2012-09-09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阿牡丹,阿牡丹,你把美丽带给人间”这是从《牡丹之歌》里的一句歌词,动听悦耳的歌声,引起我对过去一个真实故事深沉的回忆……。

老唐离开我们转眼间已是三个年头,他就是我们原罗城第一劳改支队四大队生产股副股长唐奇升,深受全体警察职工一致公认为最敬重的好党员,好警察,好同志,先锋模范带头人,一心倾注监狱工作事业的实干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伟大的业绩,是一位普通而赋有传奇色彩的先进人物,他的崇高思想鼓舞人心,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榜样,他的忘我精神催人奋进,他那动人的先进事迹在全大队传为佳话。

故事得从三十年前说起,一九八二年桥二矿生产股副股长唐奇升同志带领职工在井下工作时不幸公伤住院治疗,伤愈出院后。由于老唐体质和视力较差,暂时不能适应井下工作。于是领导把他调到矿办公室任副主任,主管后勤职工食堂生活。到了一九八四年罗城矿务局隶属关系改变,由原来单纯煤矿生产转变为司法机关,负责对罪犯的收押及教育改造工作,肩负起管教生产双重任务。因此,领导把监内犯人食堂管理也交给唐奇升。多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积极搞好职工食堂生活,严格管好犯人食堂伙食开支,给犯人吃饱、吃热、吃卫生。为改造生产服务,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和警察职工群众的称赞,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

到了一九八七年十月份,四大队调整机关股室、基层的干部队伍,把一些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和实干精神的同志充实到生产岗位,加强第一线的领导,唐奇升同志原是生产股副股长是一把生产的好手,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且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实干精神。于是大队领导决定把他调到生产股工作,担任副股长职务,当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老唐笑着说:“组织的需要我的志愿,领导叫干啥我就干啥”。就这样,唐奇升同志毅然回生产股“官原职”,走上新的里程。

当唐奇升同志重返井下的消息传开后,全大队警察职工议论纷纷,老唐做了五年的后勤工作是众人羡慕的“爽工”,就像那老鼠跌进米缸里,是好多人向往的岗位,都没能如愿,现在老唐要下井工作,是不是脑子有病,都一把年纪了,还想出啥风头,大家百思不得其解。首先是受到老伴、儿子、儿媳的反对。他的老伴心疼地说:“你都五十多岁了抱孙子的老公公了,你过去换过公伤身体也不大好,领导照顾你做后勤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现在你还下井图个啥?”儿子、儿媳也恳求地老唐说:“爸爸,人家比你年轻的都想办法往井上跑,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向井下钻,真是自讨苦吃”有些警察职工还说:“老唐太傻了,不享老福,偏去吃苦头”。面对这些唐奇升同志作了深深的思索,如果人人都去抱着孙子享清福,个个专捡轻活干,挖煤工作又有谁去干。于是唐奇升同志说服了老伴、儿子、儿媳,使他们积极支持他重返井下工作。全大队警察职工在唐奇升同志的精神感召下,纷纷表示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劳动生产。有的井下工收回请调报告单,还有五名职工写报告调到井下掘进队工作还有一些地面工种职工也生产部门要求调到井下生产工作。尤其是唐奇升同志的大儿子是井下采煤队犯人带班员,原来他曾想调到地面工作,这次他见到年老的父亲还重返井下挥戈大干,他收回请调报告,打消了调地面的念头,并愉快地安心井下生产。

唐奇升同志担任生产股副股长以后,他克服年老力薄视力不好的困难,天天下井了生产情况,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经常跟班作业,参加劳动。

有一次,唐副股长到采煤二中队检查指导生产,队里布置任务后,他立即和警察组织犯人打眼放炮,并亲身在工作生产煤,采二队的带班同志和犯人看到老唐这股火一样的工作热情,他们从内心钦佩和赞许,在唐副股长的带动下,这个队的生产热情高,劳动劲头足,当班超额完成了大队下达的日产煤任务。

此外,唐副股长经常加班连班工作,及时处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一次,老唐刚上完夜班回到家里,突然接到井口调度室电话报告,井下105采面发生冒顶,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到早班生产,唐副股长问讯后,忘记了刚上夜班的疲劳,又迅速到井下,组织犯人把被矸石压埋的机械设备抢救出来,并及时加固支护、清理采面,终于排除了险情,使工作面恢复正常生产。

唐奇升同志年老心不老,为煤炭生产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党的监狱事业的发展奉献毕生。真正做到:“献了青春,献了子孙,到了最后献终身”。如今老唐的儿子、孙子都是宜州监狱的人民警察,是我监祖孙三代从警察第一家,如果老唐在天有灵,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他的事业后继有人,他的莫名流传后代,他将欣慰地含笑九泉之下,他把自己美丽的人生带给了人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