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心底的歉意

时间:2012-09-15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警察文学-小小说

封存心底的歉意

九四年八月初的一天,我与民警小崔奉命前往贵州松涛一座大山深处抓捕逃犯。在贵阳下了火车,我们便转乘公共汽车到了松涛,再转乘乡下的客车,到了下午二点钟左右,才找到进山的路口。为了及时抓捕逃犯,我们马不停蹄一路问进山里去。当时根本没想路有多远,山有多高,沟有多深,也不管山里有没有食宿,一心只想尽快抓到逃犯。脚下蜿蜒曲窄而又杂草封堵的小路时隐时现,路窄得只容下半爿脚丫。论海拔这架山其实不算太高,山上一溜一溜浅丘连绵起伏,浅丘上布覆的灌木丛乌黑发暗。穿行在深山沟里,两边黑压压的杂草、丛林密布。山风恐怖的呜咽不停撞击着我的耳膜。沉重的天幕下,这片世界显得非常宁静,除了偶尔有鸟鸣声,似乎没有野兽出没,没有飞鸟掠跃,十分阴森恐怖。听风的脚步或紧或慢从林间涉过的声音和寻不见源流的小溪欢快而清越的淌流声,嗅到浓郁的鱼腥草花香以及草叶清新的气息,驱走了我们心中的惧怕,反而觉得我们正陶醉在世外桃源之中,我们不经意放慢了脚步,差点忘了进山的目的,似乎只因了山的诱惑。

天是什么时候变暗的,是怎么变暗的,我们全然不知道。当黄昏突然紧紧地包围了我们时,我们才有了点小小的不安。小崔害怕地问道:“是不是我们迷路了,天黑了我们该怎么办?”听了小崔的话,我顿时也害怕了起来,但我还是壮着胆给小崔打气说:“没事的,相信不远处会有人家的。”

于是,我们不顾一切往前赶路。大约再走了几十里路程,我们终于看见远处半山腰有一户人家。并依稀听到几声犬吠,我和小崔兴奋不已。不一会儿,我们爬上了半山腰,山野终于显出些生气。倾斜的土地上间还能看见浅绿色的菜畦以及等待成熟的柑橘树,也有静静的稻田和清幽幽的玉米,偶尔可看见背筐荷锄头的村妇在田边地角漫无目的地走动,一不经意就成了我们眼中的一道风景。终于看到人烟的心情,别说有多高兴。于是,我和小崔商量朝我们眼中那户人家奔去,晚上看能否借宿。

山上除了那户人家,四周还有零星几个村落镶嵌在浓密的丛林中。我想不透人为何偏要选中这个地方来耕耘、劳作,繁衍生息。到了那户人家门前,天边一抹血红残阳即将被夜幕裹住,预示着黄昏降临。四野已凝为黛青色,一种浓浓的安谧伴随着白色的炊烟从村落的瓦缝里溢出,向野地荡漾开去。炊烟把村庄举到天空,山村立即充满了禾秸燃烧出的特有的芳香,让人感到劳动的艰辛、收获的愉悦及生命的丰足和美好。其实月亮早已升起,渐渐地露出光彩与娇媚,纱样的夜幕徐徐垂下。田野上夏虫的鸣唱声,村子小儿的读书声,被风吹得忽远忽近的犬吠声,以及水牛反刍声,组成了一首恬适的乐曲,将半山腰的村落轻轻摇进梦乡。

那户人家门前柱子上拴着一条大黄狗,它见了我们,狂蹦乱跳地咆哮着,直扑向我们。若不是铁链拴着,我们绝不敢前行一步。正当黄狗叫得亢奋不已之时,从屋后玉米林里钻出一位背着背篼,不乏细腻又苗条健美的女孩。女孩黑黑透红的脸上泛着腼腆、羞涩,一双沾着泥土的手攥着拳头,上牙齿紧紧咬着下嘴唇,显得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她命令似地招呼着黄狗,黄狗似乎很懂她的语言,乖乖地蹲在地上不吠了,也许是狂吠累了,它将红红的舌头伸得老长,喘着粗气,身子一耸一耸的。女孩用手摩挲着黄狗的头顶,朝我们问道:“你们找谁?”

“呵,我们不找谁,我们是从重庆来的,不知今晚能不能在你们家借宿一晚?”

也许是我们的到来太突然,再加我们借宿的请求太唐突,女孩十分惊愕地说:“啊?那怎么行呢?”

她犹豫了一会儿便又补充说道:“你们等会儿,我问我爸去。”

也许女孩见天快黑了,拒绝我们留宿有些不近人情,这不符她们家待人之道。于是,她从屋里端出一根四脚长木凳,让我们坐会儿,她问爸去。

大约等了20多分钟,女孩和她父亲回来了。我们起身迎上去说明了借宿原因。女孩的父亲看了我们的介绍信,见我们腰间别着手枪、手铐,他打消了顾虑,痛快地答应我们留宿。紧接着,他叫女孩快去将还在地里劳动的妻子、两个儿子叫回家招待客人。

在与女孩父亲谈话中,我们了解到那女孩小名叫秀琴,父亲叫石头。石头还有两个近30岁的儿子,因家里穷,又深居大山,儿子还都未成亲。

天黑定了,石头家五口人都回来了。我们看得出,他们全家对我们的唐突造访既陌生,又热情,又深感手足无措。对如何招待两位远方客人,全家颇费心思。我们见他们耳语了一会儿后,石头的两个儿子打着用桐油做的火把,提了两只木桶,拿了两把夹钳什么的出去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石头家没有什么可招待我们的,就叫儿子去稻田里抓“泡子黄鳝”。据石头讲,每到夏天稻谷抽穗前,稻田里的黄鳝晚上出来纳凉,凡有黄鳝的地方,水田里就有一团白色泡沫,黄鳝就躲在泡子里纳凉。黄鳝为了迷惑敌人,故意吐出白色泡沫,隐遁自己,不被敌人轻易抓着。

石头讲了泡子黄鳝,讲了深山里许多鲜为人知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是那么新鲜有趣,赋有山野诗意,让我们豁然明白,大山里虽然离现代文明十分遥远,但也蕴藏着令人神往的“大山文化”。山里人与人的感情、关系是那么干净、淳朴、和谐,人的内心透明得是那么清澈见底,没有一点污染与邪念。

石头陪着我们在门前坝子乘凉聊天,秀琴和她妈忙碌着做晚饭。秀琴坐在灶前不停地往灶里喂柴禾,火塘里火苗虽不旺,但时不时伸出长舌舔着灶沿,灼烤得秀琴大汗淋漓。秀琴那清澈的眸子和既细腻又苗条健美的身段在红朗朗的火苗烘托下,立即将我们的眼波吸引过去,我忍不住对秀琴投去暧昧的一瞥。小崔的贼眼肆无忌惮地罩定秀琴,很不情愿收回。我们差点?腻,是那么的鲜美可口,是我有生以来从未吃过的美味佳肴。

晚饭后,我与石头聊起了我们要去抓的逃犯。说来真巧,那逃犯就是他们邻村的。虽然直线距离不远,但要到达那里,对于我们城里人来说,再加上不知走险峻山路的捷径,至少要一天时间才能到达。正在我们发愁时,石头征求我们意见,他叫他两个儿子连夜抄小路去打听那逃犯是否在家,因石头的一个亲戚正好与逃犯家同住一个院子。见石头说话的那份认真、坦诚与热心,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他的好意。于是,石头给儿子交待了几句,儿子非常听话地打着手电筒出发了。尽管石头的儿子熟知怎么抄小道,但也要至少7个小时一个来回。

石头的儿子出发后,我们继续聊,秀琴和她妈妈也毕恭毕敬坐在我的身旁。秀琴双手托着下巴,听我们讲外面的世界。秀琴听得那么专注,对我们讲的每一句话都充满好奇与向往。在交谈中,我们得知只有小学文化的秀琴已20岁了。这些年有不少人来提亲,可男方都是与他们家一样的山里人,秀琴坚决不答应,她要嫁出山去,不愿像父母一样一辈子困在山里。秀琴的父母原想将秀琴与两个哥哥的亲事以“扁担亲”方式嫁出去,可人家的女儿死活不愿嫁到石家来。秀琴梦想走出山去,找个山外的婆家,父母也顺了秀琴的心愿。可很少走出大山的石头一家,与山外没有联系,山外也没有一个亲朋好友。

正谈到这里时,秀琴的母亲以恳求的语气说:“两位大哥,你们帮帮我们家秀琴吧,帮她在重庆找个人家,我们将永远感谢你们的大恩大德!”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恳求,我们不知该怎么回答,生怕碰伤了秀琴全家人的美好愿望。月光下,我清晰地看见秀琴父母苍老脸上挤出来的央求表情,看到了秀琴脸上洋溢着对山外世界的渴望与憧憬,看见了秀琴幽幽的眸子透出无限的希冀,似乎又夹杂着淡淡的忧虑。局促中,我只好答应回重庆物色好了给他们写信。秀琴听了我的表态,高兴地立马回屋拿来纸和笔,将她家地址、邮编和姓名写上,虔诚地递给我。

我接过沉甸甸的纸条,心里倏地塞满了不安,双肩突然觉得是那么的沉重。我深知那纸条写满了希望与梦想,它承载着信任与责任,承载着一个山里女孩一生的幸福,是一对山里父母给女儿最至高无尚的嫁妆。我心里有一种忐忑,有一种无法完成一个山里女孩夙愿的煎熬。

我和小崔在山里哇声、虫鸣伴奏下睡到了天明。东方的朝阳象刚出生的婴儿喷薄而出,透过漏风的墙直射到我的眼帘。正当我睁开双眼,听到了屋外黄狗迎接主人回家的狂欢声。是石头的两个儿子打探逃犯消息回来了。我翻身下床冲出屋,石头的两个儿子一脸疲惫中挤出一丝笑容说道:“那逃犯在家,这段时间都在家栽红苕秧。”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高兴不已。我十分真诚地向两位不辞疲倦的小弟表达了谢意。可两个小伙子羞涩地说:“小事一桩,不用谢!”

我立马叫醒小崔赶快出发。

我们与石头一家道别时,秀琴她妈递给我一袋东西,说是山里没有吃饭的地方,昨晚她娘俩未睡觉,赶做了烧麦巴和烧黄鳝给我们32.25pt;"> 霎时,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眼眶直打转,两行眼泪在石头一家跟前东躲西pan>

石头一家带着黄狗把我们送到村口。我们彼此挥手告别。我忍不住多次回望span>

渐行渐远中,我们??你的纸条纸条记住了吗?”

秀琴的喊声划过天穹,在??字格外清脆、响亮。我听得出是秀琴使出/span>

我们没有回答,只是使劲地??,没有底气。

当天下午,在当地派出所??捕逃犯时,我随身携带的小包不知在哪里搞掉??大悟想起秀琴给我的纸条在我掉了的包里。我??疚猛然袭上心头。一路上我郁闷不已,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责???干吗不记住人家的地址、邮编呢?干吗不将自己?无法抹去我心中的愧疚。我明白,注定我一生让??失望。我象刽子手一样扼杀了秀琴心中唯一的??有负于秀琴一家。

这一切都恍如昨天,留给我的只能??,我默默祈祷秀琴嫁出了大山,过上了幸福生??家,送去我多年来封存心底的歉意。

作者姓名:苑树文

联系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