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凤城监狱团委秉持“服务中心、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四个坚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共青团工作“有形、有声、有色、有为”,呈现出勃勃生机。
坚持思想领团。一是在“学”字上铺路子。开辟“理论加油站”、“思想充值卡”、“微团课”等学习阵地,组织青年重点学习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等内容,构筑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二是在“传”字上出点子。开展“寻根活动”,带领团员青年到菩提山参观老监狱遗址,引导青年传承“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菩提精神。三是在“引”字上想方子。用身边典型感染青年,开展“与先进同行4小时活动”,组织团员青年走进监狱最危险的特殊病犯监区,与监区民警共同值班带班,接受危险岗位民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
坚持组织强团。一是健全“三级”组织格局。我们成功召开了第五次团员大会,把共青团工作的“接力棒”顺利传递到新一届团委;采取“一推一述一评”的选人机制,海选出6名基层团支部“带头人”;将团的组织细胞“沉”到警队,实现了8个团小组与警队无缝对接。二是规范“四项”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团委工作例会制度》、《星级团支部月评选制度》、《推优工作制度》和《团干部评议办法》等制度,保障了团组织高效运行。三是提出党建带团建“345”工作措施。推行“三联系”(党政联系团干部、党组织联系团组织、党员联系团员)、“四同步”(同步布置、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同步考核)、“五帮带”(带思想建设、带组织建设、带队伍建设、带作风建设、带工作发展)的制度,破解了团建滞后于党建的难题。
坚持活动带团。一是拓阵地。结合“80后”、“90”版等“拇指一代”人数增多的现状,在建立青年QQ群、青年网络论坛的基础上,7月份,我狱共青团官方微博正式上线运行,共青团的活动阵地全面进入e时代。《重庆法制报》、《七一网》、《重庆共青团网》等8家媒体和网站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二是增活力。我们按照“贴近青年、贴近需求、贴近生活”的原则,精心设计各类主题活动,吸引青年参与。主要开展了“我为家园添点绿”植树活动,栽下柏树90余棵;举办“警营好声音”歌曲翻唱比赛,3名青年被评为“金嗓子”;举行“漫步长寿湖、亲近大自然”心理减压活动,让青年在紧张的工作中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在“挑战20分钟”活动中,团员青年进行岗位技能比拼,产生出了“文状元”和“武状元”;开展“五心主题教育活动”(爱心、孝心、责任心、正义心、进取心),将在年底评选出“五心模范”。三是塑品牌。成立“运动达人”俱乐部,团员青年均加入到俱乐部内的不同文体兴趣小组。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在长寿血库告急时,组织青年义务献血近10000毫升。
坚持育人兴团。一是培育“知识型”青年。开展“四百套餐送青年”活动,购买100本文化书籍、推荐100篇美文、精选100条名言警句、下载100个励志小故事,缔造出一个优质的读书平台,引领青年进行人文阅读,积累“精神财富”。二是培育“实战型”青年。配合政工部门运用“四联式”培训法(“提升式”、“体验式”、“运用式”和“考核式”),重点锤炼青年防暴处突的能力、教育转化危顽罪犯的能力,让其在千锤百炼中成“钢”。三是培育“骨干型”青年。关注青年成长进步,实施“333人才推出计划”,今年以来,有3名优秀团员被推优为共产党员、3名一线基层团员被推荐到监狱机关工作、3名团干部被选拔为中层领导后备人选。同时,在青年群体中还产生了两名副处级领导,3名“80后”青年被遴选到地方组织部和宣传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