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榜样

时间:2012-11-12信息来源:南川监狱作者:

从巡逻组值班室走向会见中心,穿过安检门再走上几步,右侧便是一面硕大的玻璃窗。透过泛光的窗面,常常能看到一位两鬓染霜、戴着棕框眼镜正在伏案认真工作的老民警,他叫黄登虎,是特警队会见组的一名普通民警,已年近退休。

黄老阅历丰富,经多见广――六九年参加工作,七四年入伍,八十年代初进入监狱系统,从金华时代的四中队到九十年代参加外劳,再到转移搬迁后的南川监狱。每与身边的年轻民警道出几十年的工作经历,黄老都始终保持着平淡的语调,对他而言,过去的成绩不过是回忆中的小小插曲。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民警,我曾经有幸与黄老促膝长谈,话题主要围绕着黄老现在所在的监狱会见管理岗位展开。提到会见组刚成立时的情况,黄老颇有感慨:那时的会见工作分配还不够完善,第一批干警需要面对极大的工作量――对大批服刑人员家属进行会见登记、开展咨询解释工作、会见期间现场的监督管理……甚至连服刑人员及其家属吃完亲情饭后的收拾整理工作都需要亲力亲为,真可谓“创业艰难”。而在谈及现在会见组负责的各项工作时,黄老着重强调了咨询解释方面工作的作用:对于整个监狱而言,会见中心是让服刑人员家属了解监狱的窗口,会见组干警的表现将直接影响监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干警必须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在工作中保持耐心和细致;另一方面,干警们要对服刑人员家属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了解监狱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方式,打消他们对监狱的恐惧和不信任感;同时要消除他们与服刑人员间的障碍,让他们多一点关心和宽容,积极帮助服刑人员早日改造成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在此,黄老给我举了个例子:一位老太太在会见期间试图违规进入监区内部,当干警发现并劝阻时她声称干警对其进行了推搡,最后监狱调取了当时的监控录像以证明并无此事,而黄老他们则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才使这位家属平静下来,事情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黄老他们的辛苦也可见一斑。除此之外,鉴于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的特殊性,无论是金华时代还是现在的会见组工作,总有不少服刑人员亲属希望能与黄老搞好“关系”以求“照顾”狱中的亲人。但黄老一直严格地遵守监狱的规定,数十年来从未收受过服刑人员亲属的任何财物,真正地做到了廉洁奉公。

对于自己的工作,黄老认为,在岗就应该爱岗。得过且过,就算对工作结果没什么影响,自己也会觉得不踏实。而领导和同事们也是出于信任才选择自己来担任这个职务,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干好这份工作。至于廉洁的作风,不过是每名干警都应具备的最基本品质罢了。

这就是一位老干警的想法,朴实无华但却饱含真情。他并没有用那些我们烂熟于心的语句,却让我们清楚地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位老干警并未刻意记忆那些条条款款,而是真真切切地去领会它们的精神实质,再一点点地融入到自己的言行当中。如此年复一年,尽管他始终自觉平凡,实际上其言其行已堪为师表。

告别黄老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监狱这片舞台并不那么五彩斑斓,更多的是朴实和平淡。监狱工作的落实,也总融入在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任务中。这些工作如同晶莹的碎片,在干警年复一年的辛勤努力下,碎片最终会拼凑成一面镜子,映照出的则是干警伟大的身影。黄登虎老同志的事例就是一个优秀的范本。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当好新的接班人,为监狱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笔拙词穷,无法表达深意,谨以此文向黄登虎老同志及各位在监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同志们致敬!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