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能力

时间:2013-02-17信息来源:宜州监狱作者:

 

在审核服刑人员短信的时候,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服刑人员短信里除了向家人要钱以外,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有些人甚至在短信中对家人恶言恶语,破口大骂,嫌家人寄的钱太少。这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在接见室工作时曾碰到过这样的事:一名服刑人员,他年过花甲的老母亲东凑西借攒够路费,翻山越岭步行了近十个小时,再辗转乘车一天,千里迢迢到监狱探视儿子,哪知这个儿子在看到母亲只给自己背了点自做的耙耙和几个苹果之后,出于虚荣,竟吵闹着把他老母亲带来的耙耙和苹果扔出了接见室,引得母亲当场号啕大哭,旁观者无不动容。更有甚者,有个服刑人员见面一听到家人没到钱来,立马喝斥“没带钱你来干嘛?”转身走人。如此自私无情与苛刻的举动让人不免心寒,为之动怒。

心理学家指出,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还是一种能力。“爱“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爱是理解、尊重、欣赏、信任、责任、宽容等的综合体现。从呱呱落地到生命消亡,每个人都处在被爱的包围之中,父母的爱是最初的最伟大的爱,从出生就一直陪伴着我们长大,我们在被爱的同时也在学着怎样去爱人,一个人只有学会爱他人、懂得接受他人的爱才能拥有爱的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爱,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怎样恰当地表达爱,怎样恰如其分地接受爱,又怎样恰到好处地拒绝爱、在拒绝爱中将对别人的伤害减到最低程度,这既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更是一种爱的能力的体现。我们只有从内心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奉献,才能体验到亲情和友情的难能可贵,才能对他人的帮助和关怀心存感激,并以适当方式表达这种体验和感激,才具有接受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后天培养的。”佛洛姆对爱的能力的理解做了更好的诠释。诚然,爱与被爱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就像读书的过程与对生命的理解与渗透一样,需要一生去不断的钻研,去不断的维护,我们才可能拥有这份能力,才会真真切切的明白:什么是爱,爱又是什么?

作为一名服刑人员,虽然身陷囫囵,失去了人身自由,不能在父母身边亲力亲为的为父母与亲人做什么具体的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亲人的爱,但最起码可以做到以感恩的情怀去接受他们的爱,同时尽己所能做好自己,让亲人少一点担忧,多一点期盼;有机会就给他们写写信、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给家人报个平安,表示一下思念之亲、关怀之意;如果一昧的自以为是,任意践踏他人对自己的情谊,或者对于来自别人的情谊麻木不仁、贪得无厌、甚至恩将仇报、过河拆桥,不仅是缺乏爱的能力的一种表现,同时也丢失了做人的根本。爱他人,意味着对他人的体贴、关怀与自我牺牲;接受爱,意味着对他人的尊敬、感恩与与报答。当环境不能使自己充分表达爱意、不能为爱的人做些什么的时候,就请以感恩之心去接受他人的爱吧。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学会接受爱,才能被人爱,学会爱他人才能拥有爱。让世界多一点儿爱,让世界人人有爱、人人被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