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八子”文章 激发队伍活力

――对积极心理学语境下监狱警察队伍动力建设的探讨

时间:2013-08-20信息来源:湖南省郴州监狱作者:

 

摘 要:动力不足,能力不够,执行力不强,乃当前监狱警察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又是动力问题,没有动力等于空有能力,更谈不上执行力。遵循积极心理学原理,通过做好“脑子”、“票子”、“帽子”、“面子”、“牌子”、“杆子”、“身子”、“板子”等八大文章,充分运用正、负激励手段,构建起综合的动力机制。对激发队伍活力,持久有效地调动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监狱警察 工作动力 队伍活力 “八子”文章

―――――――――――――――――――――――――――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致力于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研究的科学,尤其注重研究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与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充分地发挥其潜在能量等课题。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事实表明:“动力,能力,执行力”是决定监狱人民警察是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核心问题。其中动力是干事创业的源泉和根本,能力是卓有成效地履职尽责的基础和保障,执行力则是如质如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力与创造力。尽管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动力始终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而且最活跃的因素。如果没有动力,即使能力与执行力再强,也无异于一辆没有燃料的汽车,其功能怎么也发挥不出来,还不如一只爬行的蜗牛。因此,立足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努力实现由注重管理处罚向注重激励和引导的根本性转变,从而激发监狱警察队伍的工作激情与内在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推动监狱事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之所在。笔者认为,做好“八子”文章显得尤其重要。

一、洗好“脑子”,强化思想武装

“脑子”是思想阵地。做好“脑子”文章,就是要通过对队伍进行正确的思想武装,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从而调动其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从而促进执行力的增强与工作效率的提高。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工作动力虽然同时受到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的共同影响,但最根本的力量并不是来源于优厚的物质条件和外界的强制压力,而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一种渴望、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因此,做好警察的“脑子”文章:一是要引领警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与崇高价值追求之所在,也是全体警察履职尽责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二是要激发警察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这是作为警察最基本的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监狱事业的兴衰成败。责任是监狱警察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与信守,只要始终把对监狱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当作一种精神需求,并植根于脑海深处,就能保持昂扬向上、励精图治的强大动力。三是要给予警察充分的信任与勉励。每名警察的成长与进步,虽然有自己的不懈努力,但更得益于组织的培养与关怀。可以说,组织的信任与勉励就是警察献身监狱事业的巨大动力。四是要强化警察的危机意识。监狱无异于“炸药库”与“火山口”,敌情就在眼前,危险就在身边。时刻牢记这种外在的危机压力,也必将转化为警察有效的工作动力。加强对警察的组织与教育管理,主要应以基层支部为单元,形成并推行“五个一”机制:即每周集体学习不少于一次,强化理论武装;每月警情分析不少于一次,做到心中有数;每季普遍谈心不少于一次,及时理顺关系;每半年综合讲评不少于一次,做到赏罚分明;每年评先促尾不少于一次,实行优胜劣汰。以良好的机制促使警察常存感激之情、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反哺之德、常做报恩之事,从而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不竭的工作动力。

二、用活“票子”,重视物质激励

“票子”是人类生存于社会的基础,是生活的基本需求。伟人邓小平曾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切实关心警察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做好“票子”文章,进一步调动警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源泉。尽管监狱警察作为国家公务员,其物质激励的主要模式是薪酬普惠制,必要的津补贴也受到统一的严格规范,监狱能自主调节的空间被挤压得非常狭小。但传统的生产性津贴以及近年来引进的精细化管理考核金等尚在监狱自主调节的空间之内,只要能将有限的物质激励用好用活用实,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成效。因为除了数量激励效应外,还有一个公平激励的效应,这也是监狱警察最为在乎的。就目前监狱的具体实际而言,首先是要体现激励的倾斜面。即向基层倾斜、向一线警察倾斜,这应成为一种常态机制。其次是要体现激励的差异性,视岗位的苦累程度、考核实绩及贡献大小,拉开分配的档次差距,坚决革除“大锅饭”积弊。因为平均主义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而且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再次是要体现激励的公平性。即一视同仁,按照统一的尺度与标准,做到不偏不倚,切忌受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情绪与好恶左右,搞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第四是要在法律条规与自身实力允许的条件下,全心全意为警察谋福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坚持尽力而为,不断提高警察的生活待遇与质量。切忌美为群众谋利之名,利用手中职权行中饱私囊之实。

三、戴好“帽子”,强化政治激励

尽量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位子”,以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政治价值,乃人所共趋的重要追求。可见,“帽子”的激励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对于一所监狱而言,由分监区长到监狱长仅存“三级干部”,无论“帽子”的数量多少与空间大小都是非常有限的。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看,晋升是为了适应监狱事业发展的需要。事实充分表明,行使决策职能的领导者是推进监狱事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优秀的领导者才能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同心同德,共进共勉、共同致力于神圣的监狱事业。自从领导“钦定”委任的传统选拔机制被打碎、竞争机制引入监狱事业的各级班子建设后,除了受资格、专业等条件所限制而无可奈何的以外,可谓全体警察人人磨拳擦掌,个个跃跃欲试。然而,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无孔不入的人情、金钱、权力、甚至美色渗入其中等不正之风来势汹汹。以致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群众公认”不公、“任人唯贤”不贤、“工作实绩”不实,严重影响了“帽子”激励所具有的正能量效应。监狱作为一块“子承父业”的世袭领地,关系盘根错节,形势复杂微妙。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帽子”文章呢?中央三令五申、群众拭目以待,各级领导自然也就心知肚明。关键是原则一定要坚持、标准一定要统一、质量一定要保障、机制一定要完善、运行一定要规范、“后门”一定要堵死、监督一定要到位,结果一定要公正。否则,“帽子”极有可能成为阻碍监狱事业发展的无形“钉子”。 

四、注重“面子”,营造温馨环境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领导如果能有效地运用好“面子”艺术,将更好地激发警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成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曾说:“赞扬具有神奇的魔力,它不仅会带来欢乐,更会带来无穷的力量。”美国著名管理专家鲍勃・纳尔逊博士更是经过长期的研究后指出:“在恰当的时间从恰当的人口中道出一声真诚的谢意,对员工而言比加薪、正式的奖励或众多的资格证书及勋章都更有意义。”可见,“面子”不但大于“票子”,而且其魔力更是不可估量。但真正要做好“面子”文章,从管理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应尽力让警察从以下方面能切身感受得到:一是“被看见”,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警察工作的“三大现场”,与警察保持常态的沟通与密切的联系,这样,警察觉得自己的工作在领导的视线之内、监督并欣赏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被看见”的满足,这就是领导在与不在不一样的差异根源;二是“被认可”,警察的工作与学习,如能得到领导的承认与赞赏,必将受到巨大的鞭策与鼓舞,特别是自己那些看似平凡的闪光点,如果也能得到领导挖掘性的关注与赏识,更有可能激发出超常的动力;三是“被尊重”,“被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在尊重警察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应切实尊重警察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合理的实际需求,在政策底线不突破的前提下能满足的应尽量予以满足,而不是吝啬;四是“被需要”,最容易让警察产生失落感的莫过于被忽视与被冷漠,监狱警察、特别是基层警察本来就长期处于来自罪犯负性影响的重围之中,如果再长期感觉自己处于一种“被自生自灭”的窘境中的话,极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与希望,自然也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工作动力可言。因此,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之感到“被需要”而不是自杀,原本就是全世界一个历史性且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尽管具有可防范性,但从来就不可能杜绝。而目前监狱只要发生此类情形,领导“脱帽”、警察受罚在所难免,有的检察机关还要动辄就抓人,令所有监狱基层警察无不谈此色变。以致长期担惊受怕,特别是深更半夜,只要手机铃响都有可能吓出冷汗,穿错裤子。因为往往是凶多吉少。负激励作为一项否定性措施,对于警察而言是一道明确的警戒线。目的在于制止警察某些有损于监狱安全与利益的行为继续重演。要特别注意“五忌”:一忌简单地“以罚代管”、“以罚代教”,造成警察的心里负担。二忌人为地厚此薄彼。增加警察的不满情绪。三忌一味地“下不为例”。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四忌疲沓地“秋后算帐”。掌握及时性才能发挥好教育性,一定要掌控好“火喉”,不要雨过天晴了再给人送雨伞。五忌自私地“领导例外”。公然践踏公平正义。否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警示效应,无法变负性压力为动力,而且还有可能人为地挫伤警察的积极性,造成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好党员”以“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标准。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好干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中纪委书记王歧山也以“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给“好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级领导不但要有效激发队伍的动力,形成服务于监狱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强大活力,更要通过正确的引领与卓有成效的工作,促使每一名监狱人民警察都真正成为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警察”。

 

二O一三年八月


 

作者吴新中:中国监狱理论研究专家,中国法学??政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