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环江的感触(小说)

时间:2013-09-21信息来源:宜州监狱作者:

 

快下班时,龙副科长对大家说:“就业问题是刑释人员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刑释人员解决就业困难,走访基地,对刑释人员就业情况和基地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环节。环江就有刑释人员就业基地,明天我们就去那里,大家乐不乐意?大家一听就乐了,有机会出去看看,谁不想呢,所以,都异口同声地说:“好。”

次日,汽车向环江方向疾驰而去。可是,去环江的路真难走。弯弯曲曲的,像一条蛇似的,路越往前延伸,弯曲得越厉害。她还从来没有在这样的路上走过,不久,就觉得五脏俱乱,胃里犹如翻江倒海,难受得想吐。她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这是人走的路吗?她忽然有些后悔,后悔不该到这种鬼地方来。她发誓,如果再有下一次,打死也不会再来了。坐在旁边的小李看她难受的样子,露出了关切的神情,问:“你不舒服吗?”她的嗓音都变了,说:“哎,我都要吐了。”说着,急忙拿出几片药 ,吃了,过了好半天,才感觉好了些。

汽车七拐八拐的,人就饿得特别快,有好些人还没吃早餐就来了,早就饿得前胸贴着后背了。走一路,肚子叫一路,一个个耷拉着脸,不想说话。过了一会,她问:“到底还有多远?”龙副科长说:“快了,请大家坚持几分钟。” 这样一说,大家的精神就来了,有人说了些画饼充饥之类的话,大家听着,叫着,笑了。可是过了很久还是没到,大家又蔫了。

汽车进入环江地界了,她提了提神,看了一眼耸立云霄的奇峰,田野、村庄、树木、一环一环的山峦、以及群山环绕着的一片片层次分明的绿叶,不知不觉被这青山绿水给迷住了,一时间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这时,一丝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她顿时觉得清爽惬意。

良久,才到环江,司法局小张大家都熟,到了小张家,大家饿极了,也不客气。敲门,小张开门,脸上洋溢着笑,热情地请大家进去。这时,一股扑鼻的香味飘过来,每个人周身的细胞似乎都进入了兴奋的状态。好客的小张真诚得让人感动,他给我们弄来了一条条鲜活的河鱼,咔!往电磁炉里一放,一会就熟了,就能吃了。我们吃的时候还喊呢。这个说,来,我吃鱼头!那个说,来,我吃鱼尾,夹起放进嘴里,一咬,咂咂嘴,品品味,啊!好吃极了!有一种甜味,有一种鲜味,还有一种浓厚的人情味,都说,真是太过瘾了!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吃饭时,她听小张说“基地”其实就是一个砖厂。厂长叫张扬,又说他出差回来了,在基地呢。她听着就觉得很耳熟,沉思了一会,她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莫非就是他?她和他是大学的同学,而且关系很铁,只是大学毕业后各奔东西,没了联系。她迫切地想见到他。她想:如果不是,她也想趁机了解这个厂长,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小张很热情,陪大家在燥热的太阳下走,大家走走、看看、停停,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目光所到之处哪儿都觉得新鲜,山青得耀眼,水净得见底,连河里的鱼儿都是透明的。她心里说,这里真美。

她问小张:“我想知道基地的情况,能给我讲讲吗?。”小张说:“怎么不可以,基地的厂长叫张扬,是个非常能干的人物,不但人长得帅,走路也特带劲,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逼人的气息。你不知道,当初,那里可是一片荒地,谁看了谁都说想在那里建基地简直是天方夜谈不靠谱,没有谁不露出疑虑的神色。可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干自己的,起早摸黑在基地奔忙。这样,几个月下来,人瘦了,有好几次差点晕倒。说实话,基地能变成现在这样,他注入的心血太多了,几乎耗干了他的精力,耗尽了他的存款,他还贷了款。有好心人劝他说,您别干了,刑释人员就业那是你操持的事?再说了,刑释人员又不是你的亲人,犯得上吗?他却置之不理。因了他的执著,因了他的不退缩,才有了如今这么大的规模,环江的刑释人员就业才有了指望。”他边走边说,几乎成了她的导游,而她却成了忠实听众。

转眼,基地就到了,一片大厂房映入了她的眼帘,让她眼前一亮。就在这时,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心里如见到亲人般的激动。兴奋得叫起来:“真的是你?”他也看到了她,快步上前,亲热地说:“欢迎,知道你来,我特意在这里等你。”说话的声音还是那么亲切、好听。她感动地说:“谢谢!你太客气了。”他目光柔柔地看着她,笑着说:“就凭咱俩的交情,你大驾光临,怎么说我也得亲自接待,是不是?”她心里充满了暖意。

她心里默默地细数毕业后的日子,想着他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优等生。居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业,不禁在心里问:在这里真的能大有作为吗?真的值得他将生命与之维系在一起吗?她似乎有些遗憾,嘴角扯了扯,又扯出一脸的笑。她从心里为他难过,心疼他,但更佩服他。

她走进砖厂,劳作的人们挥汗如雨 。其中有一位年轻人特别让她费解,像是要报答谁似的拼命干活。她走过去,好奇地问:“不好意思,打扰你一下,你是怎么来到这里工作的?我想听实话。”他莞尔一笑,说:“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是去年刑满释放的,刚出狱时,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没有一技之长,工作找不到,急得跺脚。这时,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我家,他们那是真心帮助我,为我的事,特意联系了砖厂的厂长,就这样我来到了砖厂上班,唉,要不是他们,我至今可能还游手好闲呢,你说,我不好好工作,岂不是辜负了人家的一片苦心吗?。”

原来是这样。她理解地点了点头,接着,她又问:“累吗?”他笑了,惊讶地望着她,反问:“你说呢?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我们每天到砖厂烧砖,虽然窑里进,窑里出,脸上手上身上全是黑的,只有眼珠子是白的。但是比起没工作,不知要强多少倍。我们过的就是这种日子,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我只知道,下大力气干活,兜里就有钱,心里就踏实,生活就快乐。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的希望,生活也变得充实。”他满脸都是感激,一切发自内心,简单、明确、自然。

是呀,这里比不上城里的那些高楼大夏,在一般人的眼里也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刑释人员眼里,这里就是风水宝地,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希望。

一会,她换了一个话题,说:“你能谈谈你们厂长吗?他毫不犹豫地说:“行,就说我刚出狱那会吧,当时,我心情很沮丧、很郁闷。他在路上遇到我,满脸善意地说,出来了就好,以前怎么样别再去想它,重要的是怎样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他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如果暂时还没找到工作,就先到砖厂来吧。他的一席话,让我感到很温暖,我千恩万谢,当天就来了砖厂。

顿了顿,他又说:“厂长有一个美好的心愿,他要帮助刑释人员创造就业的机会,让刑释人员的人生也变得美好 。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谁不想简单?谁不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对社会有义务的人,都应该有所作为吧,撇开大道理不说,至少要让自己的人生少些遗憾吧。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能帮助一部分刑释人员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有工做,有钱挣,他们就不会再去重新犯罪了。”有这样的厂长,难怪砖厂会有如此的魅力。

说实话,换了她,要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环境,长期在这么个地方创业,她会受不了,也做不到。可是,在他的身上丝毫也看不到一丝的勉强,看到的是满脸的心甘情愿,她由衷地敬佩他。

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在想:环江之行最能打动她、最能触动她的是她的老同学,那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吸纳刑释人员就业的砖厂厂长,她相信自己的眼光,这就是撞击她心灵的一道最美的风景。

幸福是什么呢?她在老同学的身上找到了答案。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他就像一股春风,轻轻地为刑释人员拂去心中的愁云,他像一盏明灯,热情的将刑释人员引向阳光的地带。

地址:广西宜州监狱教育改造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