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召开全省监狱教育质量年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司法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全省监狱系统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各监狱和广大监狱警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改造理念,全面落实“首要标准”,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会后,各监狱结合实际、迅速行动,积极采取措施,扎实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
一、落实活动要求,在夯实改造工作基础上下功夫
坚持教育改造工作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做好活动的再教育和再动员,制定计划安排和落实方案,做到理清思路、创新办法、借力助推。充分利用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的契机,加快推进监狱工作的转型升级,要在教育改造工作任务上从软到硬、内容上从虚到实、形式上从粗到细、格局上从分散到综合、机制上从随意到规范五个方面下功夫。坚持把抓基础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夯实基础,为全省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健全教育改造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使工作力量向教育改造岗位加强,工作重心向教育改造倾斜,努力实现教育改造工作的新跨越。通过全面保障教育改造时间、经费和场所设施的落实,确保教育改造时间不得占用,教育场所设施不得占用或改作他用,教育改造经费足额到位,专款专用。通过抓好教育改造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教育培训制度化、常态化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监管教育高层次、高技能的专家人才。通过加强教育改造工作目标考评,把教育改造质量作为考核监狱、监狱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的硬指标,建立健全教育改造工作激励机制,把教育改造成效与晋升、奖励表彰等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改造工作从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化,促进教育改造罪犯目标和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实现
二、注重科学发展,在坚持改造工作创新上下功夫
认真总结教育改造工作的成功经验,明确目标任务,紧密联系实际,研究工作举措,破解工作难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推进全省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迈上新台阶。加强教育改造工作的调研和创新,认真研究新时期教育改造罪犯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深入研究罪犯思想、心理、行为及转化的特点与规律,寻求改造罪犯的新方式、新方法和新手段,增强改造罪犯的实际效果。积极应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充分运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扩大教学的覆盖面,探索建立服刑人员生活指导网,构建查询、咨询、网络教育、网上学习、广播宣传、电视教育等系统,把最新信息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提高教育改造罪犯工作效率。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发挥社会和家庭在罪犯改造中的作用,动员和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罪犯改造工作。
三、强化资源整合,在形成改造工作合力上下功夫
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涉及监狱工作的方方面面,除教育部门外,狱政、刑罚执行、劳动改造、生活卫生、生产经营、纪检监察、规划财务、政工部门等都应合力配合,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强大的教育改造工作合力。省局和各监狱组建领导机构和活动办公室,由各单位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对教育质量年活动的跟踪、指导、督促,确保质量年活动的有效推进,对活动开展不力的单位在评先评优上实行 “一票否决”。要求各监狱将司法部教育质量年方案提出的9项目标、60项业务按职能分解细化下去,压实责任,抓好落实。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梳理各项目标和业务的完成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具体的活动方案,明确贯彻措施、日程安排和责任追究。
四、立足广东实际,在破解改造工作难题上下功夫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解决当前影响教育改造工作深入发展的难点问题,作为深化教育改造工作的重点课题,以求在解决难点问题中实现罪犯改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严格落实“5+1+1”管理教育模式。科学合理的安排好罪犯教育实践、内容和方式,将三课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监区文化教育等融入其中。进一步完善罪犯每周一天课堂化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标准,努力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教育改造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大力推行“一人一策”改造罪犯工作。形成分工明确、运行规范、注重效果的“罪犯分类、类中分层、层分重点,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贯穿服刑过程”的工作模式,使警察能够始终掌控罪犯服刑改造的轨迹,努力实现监狱安全系数、监狱工作水平、罪犯改造质量“三个提高””。构建服刑人员职业技术教育新平台。将强化罪犯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重要抓手,提升罪犯职业技能水平,促进罪犯刑释回归就业,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率。坚持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改造相结合、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低技术含量培训与高技术含量培训相结合、全脱产培训与半脱产培训相结合,全面开展强制性职业技能培训、自愿性职业技能培训、巩固性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办学多元化、获证多元化、就业多元化。实现入出监教育常态化。在入监、出监教育不断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细化、量化入出监教育结果考核。逐步建立出监监区,并逐步完善出监监区各功能模块,合理设置出监教育时间、内容和课程,使出监教育正常、规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