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岁月见证成长
――新源监狱指挥中心2013年工作侧记
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新春的脚步已悄然向我们走近。回首2013年,新源监狱指挥中心民警用“感受快乐学习,见证共同成长”这句话进行总结。谈及过去的一年,大家用的最多的词是“充实”、“进步”,最深的感触是目光敏锐了、手指灵活了、知识丰富了,人也更有精气神了。
监狱指挥中心在监管工作中除担负着应急指挥、报警联动、处置突发事件等重要职能外,还充分发挥“天眼”全天候“视频督察”作用,与职能科室和警务督察等部门协同配合,使视频时时监控与现场监督检查相互补充,对民警执法与罪犯改造进行全程督察,对维护监狱监管安全稳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监狱“110”。
新源监狱是地处新疆西部的一所农业监狱,由于条件限所,各类硬件设施与较其他监狱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指挥中心成立时间较短,各项业务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2013年新源监狱安防系统管理平台安装、调试工作完成,进入全面运行阶段。意味着以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报警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安防平台操作运行、设备管理、基础维护、应急处置等业务的全面展开。在此之前,由于监狱条件所限,以上业务基本局限于理论理解,而此时一步跨入全方位实操阶段,对指挥中心民警而言可以说面临着一大挑战。监狱指挥中心共有10名民警,是一个老中青三代的组合集体,由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汉四个民族组成,平均年龄近40岁,大多数民警未进行过系统的电脑专业知识学习,对监控系统具体操作管理就更为生疏。面对生涩的专业用词、字母代码、不同方位的数百个监控摄像头布局、重点部位名称、报警设备操作、监控设备的切换调试及基本维护……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任务,民警们可谓是“压力山大”。
为切实提高民警业务实操能力,监狱指挥中心结合监狱管理局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下大力气,狠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向“瓶颈”开刀,向“短板”叫板的口号,以提升工作效率为突破口和目标,拉开了科室民警找差距、转作风、强素质的序幕。
为尽快熟悉业务,指挥中心将上机操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要求民警在一周内必须全部掌握,并将每周一下午定为学习考核日,以通过不间断的考核形式,促进民警业务能力的提升。面对严峻挑战,指挥中心民警秉着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理念,以高度的热情、积极乐观的心态,进入了紧张忙碌的学习状态。新警孟佳玲以其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俨然成了大家的“小老师”,每天科室民警都聚集在电脑前,专注地记着笔记,以个人能理解的独特方式写画出属于自己符号和标示,在“孟工”的讲解指导下,民警逐步熟悉了上机操作业务,“比、学、赶、帮、超”的浓郁学习气氛在指挥中心蔚然成风。“打铁还需自身硬”主任王陆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只要有空闲时间,便天天泡在电脑操作台前操作练习,凭着一股韧劲,很快便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针对自己打字速度慢的弱点,已五十多岁的李新兰大姐开始对汉语拼音发起了进攻;汉字书写不很流利的沙吾列和吐玛克孜,新华字典和字贴成了俩人的必备武器,除上机操作外,每天半小时汉字书写练习成了俩人雷打不动的必修课。背诵代码、抄记笔记、无数次上机练习、限时操作竞赛……指挥中心每天都充斥着紧张、忙碌的学习氛围。在办公室内、在餐厅、在宿舍指挥中心民警喃喃背诵、写写划划、争论探讨的背影,成为了监狱一道亮丽的“风景”。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3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指挥中心民警的业务实操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科室自查及监狱组织的业务考核中,均取得较好成绩。监狱局年终考核检查中,民警熟练地操作技能,也得到局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新源监狱指挥中心作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一个知不足而勇于奋进拼搏的集体,2013,监狱全体民警共同见证目睹了它的发展和成长。作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一年来,在共同的学习历练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目睹了彼此的悄然蜕变。一次次获得新知的过程,也是收获快乐和幸福的过程,而共同追求进步的经历,更是一种温暖于心的回忆,将珍藏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追求幸福的脚步不会停止,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喜悦。(新疆新源监狱 安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