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下“铁窗”情――怀化监狱创新教育改造工作纪实

时间:2014-01-05信息来源:湖南监狱网作者:

巍巍雪峰山脉,苍茫厚重,云雾轻绕,潺潺的清泉在山石和松林间蜿蜒前行。徜徉于此,依稀听到一种催人奋进的歌声。循着歌声的方向,笔者走进了山下这座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怀化监狱,走近了这些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而默默奉献、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怀化监狱警察,看到了一座崭新完善的现代化城市监狱,看到了一所花园般的特殊学校。

这座监狱是一所从全国监狱布局调整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现代化文明监狱。是我省以关押涉黑、涉毒罪犯为主的高度戒备监狱。监狱以三个首要为总揽,紧紧围绕打造品牌、实力、规范、幸福四个怀监的战略目标,确保了监管改造工作的持续安全稳定,教育改造质量、队伍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311月,连续146个月实现监管工作四无目标,今年来,监狱以司法部统一部署的教育质量年活动为契机,明确了规范、完善、创新、深化、跨越的思路,从监区文化建设、人文关怀、感化矫治、社会帮教等多方面入手,以教育改造的创新布局和润物无声的大爱精神,实现了教育改造工作质的提升,成为我省监狱系统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

文化引擎

点亮心灯拾人生

走进监管区,绿草茵茵的文化广场,绚丽多姿的文化舞台,乐观和谐的文化氛围,独具匠心的文化品位,让人即刻感受到了怀化监狱大力弘扬文化强狱的内涵所在。监狱文化是提升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软实力,而理念的创新与升华则是引领文化建设的导航灯。怀化监狱大力倡导集合整队唱支歌,列队行进喊口号,宣传报道树典型,四级讲评促改造的创新手段。多渠道拓展了教育改造工作的文化内涵。

今年3月,监狱成立课题组,投入专项资金10余万元,制作监狱服刑人员改造组歌。规范篇将《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及相关监规监纪等内容改编成15首歌曲,并制作成MTV电视音乐片,以可观易唱的艺术形式,让僵化的规章和律条从音乐中动起来,使服刑人员在广为传唱的同时自觉地端正思想、矫正行为,增强自我规范。目前,服刑人员出收工列队时,都可以听到嘹亮的改造歌曲。这些歌寓教于乐,丰富了监区文化生活,促进服刑人员的改造,为全省教育改造工作创新发展开辟了新径。

监狱长徐锐说:我狱关押的是重刑犯,服刑人员需要在这里度过长期的服刑岁月,狱方非常重视服刑人员的生活环境建设,让他们感觉到铁窗内的温暖。

一年多来,监狱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完善了服刑人员的学习和生活设施建设。建成了电化教学系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科普之窗、个别谈话室、监区图书阅览室等场地设施;监舍里配置了电视机、储物柜、洗衣机、热水器等设备。监狱在逐步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使服刑人员于细微中拾回了家的温馨。

从监舍到厂房,寓意不同的改造箴言随处可见,有悔悟、励志、修身、明理和践行等。广场文化、走廊文化、监舍文化一体化的文化网络使服刑人员在这里处处得到熏陶,时时接受教育。监狱以监区文化艺术节为主线,相继组织了迎新春文体活动五月飞歌歌咏赛情满金秋、爱洒狱园文艺演出等主题文化活动,开展了拔河、棋类、征文比赛和游艺活动等,起到了寓教于乐、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促进服刑人员身心健康和积极改造的效果。监狱按照一区一品牌、一舍一主题的监区文化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各监区的能动性。各监区相继组建了腰鼓队、太极拳队、书法队等兴趣团队。文化气息渗入了监内各个角落,释放出它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个服刑人员。

为强化服刑人员的文化素质,提高其回归社会后的竞争能力,2009年,监狱在监内首次设立全国高等自学考试。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截至目前,监狱累计有1287人(次)报名参加考试,已有876人通过4047门课程的考试。现在这里不只是监狱,更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服刑人员在这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也学到了技能和知识。

关爱如山

真情感召囚犯心

感谢怀化监狱警官,让我的两个小孩能够继续学业!我唯有真心悔罪,积极改造,才能报答你们无私的关爱。服刑人员黄某看过管教警察带回的视频后,感动得痛哭流涕、连声道谢。黄某家里有两个学龄小孩,家境贫困,平时只能靠他妻子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小孩面临失学。获悉情况后,今年9月中小学开学之际,监狱长徐锐带人跋山涉水送去助学金,勉励孩子们安心学习,完成学业。

关爱特殊群体,用真情和爱心帮助服刑人员排忧解难,是怀化监狱的一贯传统,监狱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成立了爱心希望基金会。截至目前,利用爱心基金累计拨付35万元,帮助110余名服刑人员家庭解决子女入学、家属就医等难题。每年秋季中小学开学之际,监狱都要组织开展系列爱心助学活动。由监狱领导分别带领相关人员,组成助学小组挨家走访,将爱心助学金送到特困服刑人员的家中,确保他们的孩子能按时入学,有效地缓解了特困服刑人员的思想压力,稳定了他们的改造情绪,起到了帮扶一个、感化一片的良好效果。7年来,助学小组足迹踏遍湘、川、黔、桂、鄂等537个县,共为90个贫困家庭送去助学金12余万元,使122名失学孩子喜圆读书梦。

每逢重大节日,监狱都从爱心基金拨付专项资金帮助特困服刑人员改善生活,组织帮教座谈,稳定他们的改造思想。并累计拨出26万元开设病号餐”3.2万人次、生日餐”3000人次、民族餐”1396人次,送去特殊的爱心与温暖,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起到了良好的感化效果。多次得到爱心资助的服刑人员杨某诚恳表示:对一个有罪之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政府始终不离不弃伸出援手,温暖而感人,我只有好好改造,才能不辜负政府和家人的期望。

怀化监狱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大墙内、外联手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帮教活动,启动了检察官、法官接待日及法律援助活动,形成社会帮教工作多元化格局。先后与怀化市文化局、怀化学院、中方县司法局、洪江区检察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40余次帮教活动,使服刑人员深刻地感受到社会没有抛弃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在帮助他们、挽救他们。

屡现实效

多管齐下化顽石

无论罪犯的思想根源有多么的顽固,我们都有责任去一步一步地教育他们、转化他们。怀化监狱政委舒彩跃的一句话,真正体现了怀监人做小事、做实事、做到罪犯端正认识的教育理念,

为加强对重点顽危犯的教育攻坚,监狱成立了由监狱领导、管教科室领导、监区领导、分监区警察和专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攻坚小组,集中精干力量对重点顽危犯进行集体攻坚,转化成效明显,多次完成了省局交给的改造全省重点顽危罪犯的任务。

20108月,按上级指示,外监狱调入42名涉毒重点犯。这些人大都思想不稳定、行为规范差、改造难度大。为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监狱专门组织人员对这些人进行了认真甄别、排查和个别谈话。监狱领导多次专门召集业务部门和监区负责人举行联席会议,制订了分化瓦解、因人施教、各个击破的攻坚转化方案,组成攻坚转化小组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管理和教育,全部都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

调犯谷某性格暴戾,一向狂妄自大,服刑期间,先后3次加刑,6次转监,多次以绝食撞门自杀种种手段威胁警察,并扬言要搞出大事。该犯作为反改造刺头调入怀化监狱后,监狱组织专门的攻坚转化小组对其进行了有的放矢的教育攻心,严格的管控、耐心的教育、真情的帮助,终于让这颗顽石低下了头。目前该犯情绪稳定,接受改造,达到预想的效果。

强化心理矫治,让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