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妈妈多方查询,昨通过发微博找到好心人
■本报记者兰超
本报讯家中小孩病重急需送医,家长先后拦下两辆的士均遭拒载,一名驾车路过的狱警仗义相助却不肯留名。昨日,小孩的家长发布寻人微博,终于找到了恩人――福建省榕城监狱的民警陈天和。
小孩病重需送医两辆的士都拒载
网友“zoe_lou”在微博上称,去年12月10日中午,她的儿子脱水惊厥昏迷急需送医,但遭到两辆出租车拒载,情急之下她拦下了一辆私家车。“司机是位好心的民警,将我们送到了医院。路上不断安抚我们,却不肯透露姓名,只知道单位在榕城监狱。请大家帮我们全家找到这位好心民警。”微博中透露了这位民警的警号及车牌号。
记者昨日联系到网友“zoe_lou”,她姓楼,家住金山一带,在福州电视台工作。楼女士说,小孩生病时,丈夫在外地出差,家中只剩下自己和孩子的奶奶、外婆。见到孩子病得厉害,孩子的奶奶赶紧跑到小区外拦的士准备送孩子去医院。
“第一辆的士直接拒载,的哥说他要去马尾一带,不拉距离近的客。”楼女士说,当时孩子的奶奶苦苦哀求那名的哥,都快给跪下了,但对方不为所动,直接将车开走。拦下第二辆的士时,的哥一开始不太愿意,后来又表示可以,准备将车开进小区。“当时小区门口车辆很多,比较堵,的士没办法进入只好停在门口。”楼女士说,等孩子的奶奶上楼通知她们抱孩子下楼时,这辆的士却突然开走了。
一筹莫展之际狱警驾车相助
情急之下,楼女士跑到了金岩路拦下了一辆私家车。楼女士说:“车主探头问我怎么回事,我就跟他说明情况,他立马叫我们上车。”
上车后两位老人吓得直哆嗦,私家车车主连忙安慰她们。楼女士说:“他问我要怎么走,我说我脑子很乱,也不知道该怎么走,他说没问题,他来考虑最近的行车路线。”十几分钟后,孩子被送到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楼女士很感激这位陌生人的仗义相助,在车上一直询问对方的姓名,对方说这是小事,一直不肯告诉她。楼女士说:“聊天过程中,我得知他在榕城监狱工作,后来就记下了他放在旁边的警服上的警号以及他的车牌号。”
小朋友住院3天后出院了。楼女士一家十分感激这位出手相助的民警,但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却找不到人。“我无奈之下才发了这条微博,没想到网友的力量很大,很快就找到人了。”楼女士说,助人的民警叫陈天和,在福建省榕城监狱工作。“我们准备过几天送一面锦旗表达感激之情。”楼女士说。救人民警:救人责无旁贷
由于陈天和昨日在岗无法接听电话,直到傍晚记者才联系上他。
据陈天和介绍,那天他驾车外出公干,路过金岩路时,就遇到了楼女士微博上所说的事情。“撇开民警的身份不说,我也是个父亲,家里的小孩比她的小孩大不了多少,当时很能体会她们的感受。”陈天和说。
当记者问到出手救人是否会耽误他的工作任务时,陈天和表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首先要考虑救人,其他的一点都不重要。”他说,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仍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幼儿发病下班民警开车送医
N本报记者 侯希辰 陈恭璋 黄启鹏
本报讯 一岁半的幼儿出现抽搐、昏睡等惊厥症状,家人紧急拦的士送医未果。危急时刻,一部途经的私家车伸出援手,司机是个民警,他将幼儿和家长送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一幕发生在去年12月10日上午。三天后,小孩痊愈出院,家人想当面向这位民警致谢,但寻找二十多天无果。昨日,通过本报,这家人终于找到了那位民警,他叫陈天和,是福建省榕城监狱的一名狱警。
路边打车未果幸遇民警开车经过
前天22点44分,网友“zoe_lou”发了一条寻人微博:去年12月10日中午,我一岁半的儿子脱水惊厥昏迷,一辆过路私家车将我们送往医院,司机是个民警,却不肯透露姓名,只知道单位在榕城监狱。
昨日,记者联系到了这名网友楼小姐,她是幼儿的母亲,家住福州仓山金岩路附近一小区。她说,当时孩子生病,因严重脱水,出现抽搐症状。楼小姐的婆婆先出门拦的士,虽然告知“小孩病危赶时间”,但二十多分钟内连遭两辆的士拒载。后来,楼小姐抱着孩子到路边等车,一辆私家车朝他们驶过来,她跑上前请求司机帮忙。司机二话不说,直接让他们上车,朝医院奔去。
楼小姐看到车上有警服,才知道司机是名民警。很快,小孩就被送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过治疗,小孩在第三天就痊愈了。
苦寻好心民警半月本报帮忙牵线
楼小姐说,家人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当天下车时,她和家人询问民警的姓名,但民警不肯透露。慌乱中,她们只好记下了警服上的警号和工作单位,小车车牌、车型等其他信息都没记下。后经证实,当时她们记下的民警警号也是错误的。
事情过去二十多天了,楼小姐也通过朋友,多方寻找这名民警,但均无果。前天晚上,楼小姐发微博寻找好心民警。截至昨日中午,该微博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已经被转发多次,本报官方微博也在第一时间转发。
昨日上午,本报记者联系到福建省榕城监狱,最终找到了这名民警,他叫陈天和,是该监狱一名狱警。
昨日中午,记者电话联系到了陈天和。当得知孩子家人正四处寻找他时,他很惊讶,说,“当时我下班回家,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事情发生这么久,我都不太记得这事了。”
随后,在本报的牵线下,楼小姐和陈天和联系上了。楼小姐说,现在家人在想着当面向陈天和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