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点亮了英雄的光环

时间:2014-01-20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一下把凤城监狱七监区党支部书记、教导员陈益平推到了聚光灯前,在天命之年,满头银发的陈益平实现了一名普通公务员所能期冀的最高荣誉。

在外人眼里陈益平是一名英雄,冷静干练。而陈益平自己却多次提及这份荣耀属于七监区,属于那班燃烧付出的老伙计,是他们点亮了英雄的光环。

班底:平均年龄最大

七监区是重庆市艾滋病犯专管监区,常年押犯200余人,成立之初出于对民警本人及其家庭的负责,组建班底时选拔民警只限制了一个条件,结了婚且育有子女,尽管符合条件的不少,但对艾滋病的不了解和恐惧,多数民警还是选择了敬而远之,在这样的背景下陈益平和他的老伙计们临危受命,在仓促中完成班底搭建,民警开始在故作镇定的惶恐中接触犯群并探索管理方法。

七监区组建之初乱象丛生,服刑人员倚仗携带艾滋病毒常公然顶撞民警执法,扬言咬民警与民警同归于尽的不在少数,作风更是自由散漫,拒做舍房卫生、拒出操、甚至嚣张到拒穿服刑人员服装,在监区院坝内一度同时出现几十种颜色的衣服,这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

陈益平的班底平均年龄接近40岁,与其他监区平均年龄30左右相比,高出了一大截,而就是这班人在历经近千个昼夜,生生把监区乱象给拧了回来,把七监区打造成了艾滋病监区管理示范园,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危险:从来没有征兆

“管理艾滋病犯如同刀尖上跳舞,危险从来没有征兆”,38岁的监区民警周蔺忠坦言,几年来周蔺忠参与经历处置了几次突发事件,处置过程虽然不觉惊心动魄,但事后仍觉得心有余悸。

2010年监区成立不久服刑人员轰监闹事,陈益平冲在一线,揪住闹事主犯往外拉的同时,周蔺忠和同事迅速冲进犯群张开双臂为陈益平隔出了一条路,事态很快得到控制平息,但事后周蔺忠觉得颈部火辣辣的疼,手一抹才发现破皮流血了,瞬间把他和同事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在监管区破皮一不小心可能就是致命的,直到医院确诊为普通擦伤并未感染艾滋病毒,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大叹惊险。

就在前不久周蔺忠组织服刑人员做心理保健操,服刑人员周某在队伍里心不在焉的胡乱比划,周蔺忠将其叫出队伍教育了几句,周某心中不悦,遂出言顶撞并拒绝回到队伍继续出操,周蔺忠伸手上前准备把周某拉到办公室继续教育,那知周某突然凶相毕露突然凑到周蔺忠跟前想咬他,危急关头周蔺忠右跨步一个侧身,发力顺势将周某放倒将其制服。而事后周某在禁闭室陈述作出这种举动只是因为当时情绪较差。

尴尬:医生护工拒绝护理

杨亚林是七监区三警队的警长,今年四十出头,在他的印象里最尴尬也是最头疼的是服刑人员外诊请不到护工,民警往往要同时充当看守和护工的职能。

2012年11月,服刑人员杨某因妻子在电话中谈及要与其离婚,情绪波动很大,杨亚林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主动找杨某聊天耐心的开解,晚上的时候叮嘱同舍房的服刑人员注意观察情况防止意外,但深夜杨某还是趁大家熟睡不注意,吞食异物致胃部大量出血被紧急送入了歌乐山传染病医院。

术后医生诊断杨某患重度甲肝、乙肝,艾滋病病毒承载上亿,新请来的护工在门外听到医生与杨亚林的对话后,门都没进就断然拒绝了护理,像逃瘟疫一般躲开了,这样的尴尬杨亚林已不是第一次遇见,几个同事一起轻车熟路的穿戴好简单的护具轮流为杨某端屎尿、擦身体近半个月,直到杨某出院收监。

走访:吵出来的机制

今年9月,陈益平和监区长谭光军用一周时间分别带队对綦江、垫江、以及酉阳几个病危服刑人员家属进行了走访,向其家属通报病情,并拍录服刑人员改造情况的微视频给家人看。从2012年开始七监区全面落实了走访制度,每个季度均列出重点走访对象,派干部上门有针对性的走访,而这项机制产生源于一宗服刑人员善后事宜的处置。

2012年1月份,时值寒冬,一日清晨,廖姓服刑人员突感身体不适,上吐下泄伴有感冒症状,当值民警李刚不敢怠慢,立即带服刑人员廖某到监狱医院就诊,监狱医院初步诊断为艾滋病情突发,立即转诊歌乐山传染病医院,经过近两天的抢救未能控制住病情恶化,廖某不治身亡。

廖某家人向监狱提出了天价赔偿,护着廖某尸体不让殡仪馆拖走火化,并纠结了好几十名亲友把李刚和他的同事团团围住施加压力,一些不堪的词汇裹挟着推攘向李刚他们袭来,双方争执不下,场面一度差点失控。

双方争执的焦点围绕廖某是否得到及时救治展开,廖某家属认为监狱未及时通报廖某病情,李刚和同事们则认为病情发展太快来不及通知,最后廖某家属在查看了完整监控录像以及医院记录后方才作罢,这一事件也为监区提了醒,直接促成了日后的走访制,在此后的同类事件善后处置由于严谨透明,再未出现缠访现象,李刚笑言这是吵出来的走访制度。

亲情:父亲病逝未赶上最后一面

艾滋病监区与其他监区相比全年外诊次数是最多的,民警常年扎在岗位上,牺牲休息时间更是家常便饭。张洪波是七监区负责教育工作的副监区长,下班回家休息时最害怕听到手机响,铃声一响,熟悉的工作号码在屏幕上闪现,脑袋轰的一下就炸开了,裂得生疼。大多数监区的民警都患有或轻或重的神经衰弱。

2013年10月,张洪波父亲病危入院,院方很快就下达病危通知,要求家人准备后事,妻子往监区打了几次电话催值班的张洪波到医院守老人咽气,张洪波却一拖再拖,原来近段时间监区有几名服刑人员同时在外诊,监区警力抽不开作为监区领导他要带头把“家”守好,此时的张洪波已连续值班近20天。

张洪波终究没能守到老人最后一口气,他委托弟弟料理完老人的后事,直到老人下葬后一天,他才赶到父亲坟前跪着哭诉自己的不孝。

值得一提的是张洪波的弟弟张洪卫也是七监区的民警。


 

通讯员 刘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