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剑在这里闪光

――记凤城监狱二监区教导员程劲

时间:2014-01-20信息来源:凤城监狱作者:

 有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财富”;有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有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我认为人生最宝贵的是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在凤城监狱二监区就有这样一位矢志不渝的人,他就是教导员程劲同志。

执着追求,十年坚守

从小,程劲就对警察充满了向往之情,他常常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天成为警察队伍中的一员。刚刚毕业的他,原本有报考警察的想法,但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走上了工商管理工作的岗位。几年时间过去了,当初想当警察的理想常常出现在他睡梦之中,他开始徘徊了,从警的念头就像珍藏多年的烈酒越发浓烈。他发现,自己已经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这个职业。经过多次劝说,终于取得了家人的支持,开始向警察这个神圣的职业进发。200x年X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万州劳教所,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2010年经过交流,如愿的来到凤城监狱,成为了一名监狱民警。从他进行入职宣誓的那一刻起,他就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擦亮头上神圣而庄严的警徽。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十多年如一日的工作中,他始终默默无闻的埋头苦干,每天早上提前半个小时到达监区,每天中午总是最后一个走出大门。值班期间,他总是亲历亲为,带领民警巡查完所有的舍房之后才能放心就寝。他说监狱工作是干不完的,这么多服刑人员需要我们的帮助,我只有多花些时间尽量把工作做好。他家离监狱只有几公里,常常在周末还散步到单位检查是否在工作上还有遗漏的地方,是否又有服刑人员思想抛锚。监区民警开玩笑说:“你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工作还这么细致认真,简直就是新时期的老黄牛。难道就不怕身体吃不消吗?”每当听到这样的问话时,他总是摇着手说:“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我们的努力,服刑人员的回归需要我们的真心挽救,人民警察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得对得起头上金光闪闪的警徽呀!”

小板凳,大智慧

在他的管教生涯中,一直跟随他的是一根小板凳,无论他调到哪里上班,他都不离不弃的带着它。有人问他:“你带一根小板凳干什么呢?难道你没有凳子坐吗?”他总是微笑着说:“这是个好东西呀!小板凳里藏着大智慧。”他常说:“我们要站在服刑人员的角度去思考服刑人员的问题。服刑人员也是人,虽然他们被剥夺了人生自由,但是他们拥有人格尊严。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当找服刑人员谈话时,他总是让服刑人员坐在自己准备的小板凳上,耐心的听着服刑人员的倾诉。有人说:“你让他们坐着说话,可能会把服刑人员惯坏,我们应该按照行为规范上的要求,让他们蹲下说话。”他说:“让他们一直蹲着也不是办法,腿会受不了的。小板凳上坐着说话,既能让服刑人员体会到民警的关心,又能让他们感受到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这样能拉近与服刑人员的心理距离,让他们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取他们的真实想法,而且还能获得平时难以得到的狱情信息。” 长期下来,监区的服刑人员都喜欢与他谈心,许多服刑人员专门选择在他值班时“登门拜访”。在服刑人员心中程教导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领导,是一个能和他们交心的领导。

2013年4月,服刑人员王某腿病加重,产生了严重的思想负担。想着自己才三十多岁就可能面临瘸腿的危险,他完全失去了改造的信心,拒绝监狱医院的治疗,天天闹着要外诊,甚至对监区产生了仇视心理。负责管理他的民警再三教育他都不听,最后点名要和程劲谈心。程劲在得知情况后主动来到该犯的舍房找其谈话。他真诚的说:“我们对你的病情也非常焦急,但你的判决书上写着有危险性,所以外诊迟迟得不到批准,你要理解我们。你的刑期也不长,再配合监狱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在明年就可以满刑出去治疗了。我已经与你家人取得了联系,你父亲也表示赞同我的观点。你现在要紧的是保护好病腿,控制病情的加重。”该犯听了之后沉默了很久,深感惭愧的说:“程教导,我只相信你,说实话,这次要求与你谈话就是想知道你对我的看法。既然你没有放弃我,我肯定不会放弃自己。你放心,有你的支持我肯定会积极配合治疗,勇敢的战胜病魔。”

冲锋在前,迎难而上

程劲同志在工作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他始终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工作理念。面对困难他冲锋在前,面对危险他挺身而出,在监区被民警们戏称为“敢死队”。

2013年9月,监区有一名服刑人员需要在满刑当天送往劳教所执行未执行完的劳教刑期。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心理很可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随时有脱逃的情况发生。正当大家都忧郁时,程劲第一个站出来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说:“我以前在劳教所工作过,对情况要熟悉一些,相信这次能圆满完成任务。”正当他们一切准备完毕马上出发时,刑满人员王某却耍起了无赖,坚决不服从民警的命令,开始讨价还价,不愿离开监狱,想逃脱劳教处罚。程劲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找王某进行沟通,疏导他的情绪,最终将王某成功的劝服,顺利的送到了劳教所执行劳教。

服刑人员吴某,因杀害自己的婆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刚来到新犯队就表现异常,不参加整训,常常与他犯发生矛盾,孤僻的性格显露无疑。来到二监区更是少言寡语,不服从管理,不愿参加劳动,刚分下队就被列为危顽犯。警队民警依次找其谈话之后,都认为该犯转化的可能性为零,该犯一时间在监区成了有名的头号危顽犯“吴傻子”。程劲同志了解情况之后,主动要求由自己来负责罪犯吴某的教育转化工作。程劲心里明白,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但再烫手也要有民警来教育转化呀!他开始查阅服刑人员吴某的所有资料,凡是有不明白的地方马上打电话联系其家人,希望从他家人那里弄清楚所有事情。他坚持每天找其谈话,从谈话过程中慢慢分析吴某的心理变化。一边春风拂面的开导,一边按照监规纪律对吴某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慢慢地,吴某怕吃苦,好逸恶劳的性格开始浮出水面。程劲及时抓住吴某的这一性格特征,有计划的制定教育转化方案,对吴某展开有针对性教育。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吴某转化的曙光终于出现了。他开始与民警正常交谈,开始提出自己的需求,开始遵规守纪。此时的程劲没有骄傲,他乘势而上继续跟进教育措施,最终让吴某主动提出要到车间参加劳动。现在,吴某的改造表现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仅能友好的与其他服刑人员相处,认真整理舍房内务,而且能按时完成民警下达的劳动任务,就连他自己的母亲都为他的转变感到由衷的高兴。

工作细致,生活细心

面对服刑人员他用真心进行教育转化,用爱为社会培养新人,面对日常工作他用勤劳进行耕耘,用细心为民警送来了温暖。

程劲同志工作很细致,办公桌上总是整齐的放着各种文件资料。最让民警心服的是他还专门建立了一个用于记录工作完成情况的文件夹,上面清楚的记录着近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尤为醒目的是用红色字迹标注着未完成的事项,以此提醒自己按时完成。在他的带领下,二监区的政工工作受到了监狱领导的多次好评,在2012年市局“一级监区”达标验收中获得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作为教导员,他总是出现在民警最需要关心的时候。他常常把民警们的事情在办公桌上的台历上用红笔做下记号,预防有遗漏的情况发生。2012年10月,得知监区民警牟某奶奶病逝,他亲自驾车赶到200公里外的万州老家吊唁,为悲痛的民警家属送去了组织的关心和问候。监区青年民警陈某,来到监区工作已经两年了,一直没有耍朋友,他对这件事情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当与朋友聚餐或交谈的过程中,他都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周边的人帮忙介绍。当陈某得知教导员连吃饭的时候都想着自己的终生大事,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惊讶之后的第一句话是“惭愧呀!让程教导这样牵挂我的事情,我都不好意思了。”

2013年11月7日,监区民警向科吉在监狱举办的篮球比赛中受伤了。听到这一消息他立即放下手中的钢笔,快速冲出了办公室,来到现场询问情况。他一边慰问伤情,一边拨打电话通知监狱医生前来诊治。由于监狱医院的医疗设备落后,短时间内还诊断不出结果,看着受伤的向科吉他焦急万分,立即带着两名民警亲自驾车将向科吉送到区人民医院治疗。当诊断结果出来时他第一时间取过报告,看着诊断报告上醒目的“肌腱断裂”几个字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小心翼翼的将诊断报告拿给向科吉之后,安慰道:“没事,肌腱断裂对于现在的医术来说不是问题,你只管安心养伤,我们是你的坚强后盾。”从那一天起,程劲就开始了他忙碌的“工作”。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驾车到医院为向科吉送早饭,陪他聊完伤口的恢复情况之后再赶往监狱上班。下班之后又到医院,看向科吉同志还需要点什么,办完这些事情之后才独自回家。来来往往一个月过去了,向科吉同志的伤慢慢恢复,开始出院在家疗养,但是程劲的忙碌工作却没有停止,他依然坚持每天去看望一次,陪他拉拉家常,谈谈近期的工作。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