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红斌)教室里,民警教师用娴熟的“双语”授课,走廊里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文化广场,足球比赛加油声此起彼伏……初春的四月,走进新疆第一监狱,广大服刑人员良好的改造态度,用汗水洗涤心灵,争做守法新人,对美好新生活追求,迸发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荡心灵、催人奋进。
第一监狱党委书记、政委王长寿说:“这种力量之源,就是监狱改造工作多年来积淀形成的监区文化。在实践中,它始终以其强劲的推动力感染力,激励着广大服刑人员积极改造,踏实进取!”
让特色文化竞相绽放
监狱服刑人员,地域文化差异大、罪犯类型杂。如何更好地总结提炼监狱改造工作的精神文化成果,让监区文化既被普遍认同又各具特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和现实课题。
近年来,第一监狱党委着眼“培育什么样的监区文化、怎样培育监区文化”的重大课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监区文化建设的意见》,总结提炼监区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组织编写《监区文化手册》、《服刑人员改造文化手册》、《服刑人员文化作品集》等,充分吸纳特色鲜明的监区文化资源,倾力打造既能体现服刑人员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则,又具有监狱、各监区特色的监区文化体系。
监狱随处可以看到,各监区的特色文化竞相绽放。“爱国、崇法、勤学、修德”的主质文化,迸发出强大精神动力,确保改造工作的正确方向;“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崇尚科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服刑人员作品陈列室,百米国学文化长廊,浓郁的书香气息充分展示了“文化育人、文化引领人”的特色文化,争做“改造积极分子”、争当“守法公民”蔚然成风……
内容体系越完善,文化就越有生命活力。让人无不感受到这种既彰显服刑人员共有的文化特性,又兼容各监区的特色精神的先进文化,正以旺盛的生命力为监狱工作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让文化育人融入改造全程
多年来,监狱紧贴改造实际,将文化育人的课堂向改造一线融入,引导服刑人员在改造中接受监区文化的滋养。从入监教育到中期改造生活,从监区到教学楼,再到劳动改造现场,监区文化的浸润熏陶无处不在。
监狱年度开展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主题实践活动,历经多年一直热度不减。在狱内道路两旁、监区院内,“争当守法模范,争做合格公民”“讲文明、讲诚信、讲道义、守道德、树新风”等标语口号,已融入服刑人员心灵,并外化为一种立身做事、履职尽责的行为准则。
先进文化,对于激励服刑人员积极改造,提高监狱整体改造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坚持培养合格公民为牵引,以实现改造为平台,广泛组织“十星”评选活动,举办“传统文化”书画作品展、“希望杯”体育竞赛和以“在希望中改造,在改造中成长”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以监区系统的优良传统作风哺育服刑人员,为深化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良田沃土。他们着眼推进监狱全面建设,发挥监区文化在改造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引导、激励、熏陶、益智、规范等功能,不断为监狱工作注入不竭动力。
让服刑人员生活走上舞台
“我曾经迷失黑暗中,看不到希望……别再让生命的悲剧重演,别再让人性的良知泯灭……我已经走出深渊,是你们让我看到明天……”2014年监狱服刑人员在迎春晚会上,一首《曾经的我们》广为传唱。这首歌,不仅唱出了服刑人员的心声,也是对监区文化的生动诠释。
在一监,像这样的精品力作,还有很多。一台反映服刑人员生活情感故事的小品《一家人》,让很多人看后热泪盈眶、久久不能释怀。去年,监狱文艺队创作骨干创作的小品《追梦人》,艺术展示了服刑人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这个小品成为新入监服刑人员、新生人员的第一堂教育课。今年元旦,由监狱服刑人员创作的《美丽中国》更是让大家耳目一新,不少服刑人员观看后感慨地说,“监狱文艺队能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节目,我非常很高兴,不仅展示了我们服刑人员的精神面貌,丰富了我们的节日文化生活,而且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改造信心。”
一首歌、一个小品等文艺节目,见证了第一监狱打造文艺精品的坚实探索。近年来,他们坚持唱服刑人员自己的歌、讲服刑人员自己的事、演自己身边的人,通过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来丰富服刑人员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传承文化,先后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服刑人员生活、体现服刑人员精神品质的群众性文艺作品,颇受服刑人员喜爱。
这些文艺作品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因为它们来自服刑人员真实的生活,而且还因为服刑人员亲自参与节目的编排和演出,戏里戏外都是服刑人员的缩影。曾多次担任主创的副监狱长刘疆勇介绍说,不论是小品、歌曲,还是大合唱、歌舞表演,从剧本创作到动作编排,监区文艺骨干都要深入监区一线、体验生活,力求每一部作品都源于生活、贴近服刑人员、接上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