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康乃馨格外芬芳。安徽省未管所以母亲节为契机,架起高墙内外亲情的桥梁,5月8日,邀请100名服刑人员母亲走进大墙内,开展“青春大舞台第二季‘感恩・成长’母爱伴随改造 梦想成就希望”成功举办2014年“母亲节主题日”亲情帮教活动。
一次特殊的团聚
我的生活,来自您的支撑,您若心疼流泪,我会比您更心痛。特殊的团聚,演绎了人间真情。
上午8时,百名母亲分别从省内各地赶到安徽省未管所,怀着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报到登记,经过严格的安检程序后,在紧张与渴望中焦急等待。我透过母亲们脸上的皱纹,看到了她们生活的艰辛;穿过她们双眼,看到了她们的期盼和母爱。
8:30,监管大门缓缓打开,受邀的百位服刑人员家属有序进入了未管所监管区。
百位母亲落座后,服刑人员列队在民警的带领下,很快,每位服刑人员都找到了自己的母亲。
“我看到妈妈了。”
“我孩子在这里。”耳边传来一阵阵激动地喊声。
一时间,儿子呼唤着慈母,慈母唤着儿子的乳名,母子欢聚,双手相握、心心相连,在十指间传递关怀,各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妈妈说,见面前,她想了好多好多话要对儿子说,可一见面,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她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
服刑人员肖强(化名)趴在监舍的窗台上自言自语:“前些日子一直在下雨,我妈关节有毛病,不知道会不会来。”
前几天,监区民警告诉肖强:“通知你母亲来,和你一起过母亲节。”
这位母亲,自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就数着日子盼着快点到5月8日。满头白发的母亲捧着儿子的脸,满是泪水的脸上挂着微笑,对儿子说:“我不过啥节,看见你比啥都好。”
母亲的话让儿子痛哭流涕,抱着母亲哭着喊:“娘,儿子对不起你,儿子知道错了。”
……
赵刚(化名)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思念的母亲。“妈妈在家等我,我要好好改造。”自己的过错,对家人的愧疚,让他心如刀绞。
得知他犯罪入狱的消息后,母亲大病一场。痛苦过后,这位母亲对家人说:“孩子比我们更痛苦,我们要让赵刚有勇气走下去。”
母亲和民警的关爱,给赵刚的生命注入了一针强心针。他就像换了一个人,重燃了生命的风帆。
耳畔回响着旋律: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一场特殊的演出
“妈妈,我错了,请您原谅我……”台上表演者发自肺腑的表白,台下的观众潸然泪下。
感恩亲人,增添力量。由服刑人员组成的新岸艺术团,向妈妈们献上了一台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发人深省的节目让人感动,许多人一边观看一边擦拭泪水。
“妈妈,我马上就上台了。”这是服刑人员小军(化名)在上台表演前对母亲说的话。
“由于之前的不懂事一时冲动,触犯了法律,给社会和家人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小军眼眶有些湿润。“来了未管所之后,在警官的教诲下,我参加了这儿的新岸艺术团,学会了器乐。”小军低下头,轻轻地说,我正在积极改造,妈妈在等我。
舞台上,朗诵时落落大方、声情并茂,跳舞时,舞姿优美、蝴蝶翩翩的服刑人员,名叫晓敦(化名)。花季晓红正如花般灿烂,却因年少轻狂、早恋情杀,进入监狱时,万念俱灰,几乎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细心的警官拉着晓敦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入狱也许是你人生的最低谷,但低谷中也有阳光和绿草。只要努力改正错误,向前看,明天依旧有希望。晓敦感到一阵温暖,心中的冰雪开始融化。
在未管所警官的帮助下,喜欢朗诵的晓敦,参加了监区组织的文娱活动,得到了民警、特长学员的辅导。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朗诵、第一次跳舞、第一次表演……有了"母亲节"的特别演出。
高墙中的一个个感人故事,被改编成一个个动人的节目。一曲小提琴独奏令人陶醉;配乐诗朗诵《天堂里的妈妈》,讲述了民警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迷途知返,燃起努力改造、重新做人的勇气。
音乐,歌舞……,传递着服刑人员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对家人的祝福。每个节目都包含着深切的情感。音乐停止,掌声经久不息。服刑人员家属的脸上,也洋溢着久违的灿烂笑容。
“夜晚,我们都睡下了,警官们还在执勤;我们吃饭时, 警官们还在坚守岗位;过年时, 警官们又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陪伴着我们共度春节……警官是我们的重生之母。” 晓敦说。
一次特殊的拥抱
母爱,静静地守候在血缘的起点;回报,也许来不及等待太久,紧紧拥抱含辛茹苦的母亲。
一位服刑人员向母亲提出:“妈妈,让我抱抱您行吗?”“来吧,孩子!”母亲张开双臂,紧紧相拥而泣,用温暖的怀抱安慰着孩子。
这位老人见我举着相机站在旁边,对我说:警官,能在这里和孩子拥抱,亲密地坐在一起,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孩子的手是一种幸福啊,这样的拥抱是她在“母亲节”收到的珍贵礼物。
十六监区未成年犯赵林(化名),深深忏悔自己叛逆任性的过去。
赵林深情地对台下的母亲说:“原谅我吧,亲爱的妈妈!儿子已经弃恶从善;相信我吧,亲爱的妈妈,儿子一定做你最坚实的臂膀,等我回家吧!”
台下的母亲感动得泣不成声说:“听了儿子的讲话,浑身肌肉都在颤抖。在家里,我从没有听见儿子这样对我说话,我对未管所警官感激的不得了,没想到儿子入所来变化这么大,懂事了,成熟了。”
二监区斌斌(化名)的母亲来自六安,双手呈黑色,满是油污和老茧,她说自己在家靠炒茶为生。她说,今天见到儿子,感到孩子真的变好了,还知道握着我的手问候辛苦。母亲对斌斌说:“孩子,今天参观后,妈妈也放心了,你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立功表现,妈妈等你回家!”
相见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离别的时候总是不舍的。这次演出前,全体服刑人员在台上一名服刑人员的领誓下,向亲人齐声诵读《改造决心书》,郑重向亲人立誓:告别昨天,重塑自我、踏实改造,早日新生。年满18周岁的服刑人员,举行了特别意义的成人宣誓仪式。
一次特殊的会餐
母爱无疆,大墙隔不断殷殷母爱,用母爱的力量唤起服刑人员内心的情感,加快改造步伐,早点回归社会。
因为考虑到路途远近的交通问题,为了让服刑人员家属能当天返回家中,原本定在中午11:30的午餐,提前半小时开始,服刑人员和家属在民警的带领下,来到一楼餐厅内共进午餐,共享浓浓的亲情。
“妈妈,来吃一口,这是你平时爱吃的菜”
“孩子,你也多吃点。”妈妈们也疼爱地忙着给孩子夹菜。
面对孩子,很多母亲无法按捺心中的喜悦,不停擦拭着眼角激动的泪水。在教育科负责人的建议下,服刑人员纷纷拿起筷子,从满满一桌子的菜肴中,挑起亲人最爱吃的菜,轻轻地喂到母亲嘴边。
服刑人员于某的母亲拉着民警的手说:“谢谢你们给我一个新儿子,我没有想到从前那个不听话的儿子到这里改造后变得懂事了,知道对我们孝顺了,孩子在这里,我感到放心,踏实了……。
一位母亲离开未管所前,感激地拉住在场民警的手:“感谢监狱、感谢警官,我们做梦都没想到,娃娃犯了这么大的错,政府不但没有抛弃他们,还能为他们一个罪人圆亲情梦,教育他们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你们警官真是好人啊,我们忘不了!”
一次特殊的教育
感受母爱,将亲情帮教活动的感召力化作改造的动力,早日回归社会,掀开人生崭新的一页。
安徽省未管所作为安徽司法行政系统的窗口单位,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未管方针。着力打造“未”字特色,实施教育创新计划,规范建设育新文化学校、育新技术学校、春雨心理健康中心。在上级党委的重视支持下,未管所加大硬软件建设并举,引导未成年犯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改造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新人。
“百母进监”帮教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促进教育改造改造的内外延伸。选择在母亲节举办这样的活动,希望服刑人员将悔恨的泪水埋在心里,将感恩的言语化作行动,真心悔过,静心思过,用心改过,在民警的教育帮助下,在亲人的关怀下,加速改造回归社会的步伐。必将为未管所教育改造工作注入新的内涵。未管所将继续以法治化、科学化、社会化为方向,共建社会资源进监帮教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将以‘百母进监’帮教活动为平台,继续开拓创新,丰富帮教内涵,动员全社会力量,为提高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做出不懈努力!”未管所领导的话道出了“百母进监”帮教活动的内涵和意义。
(安徽省未管所 沐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