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和台湾犯罪矫正协会对这次访问交流活动高度重视,作了认真准备,包括参观考察台湾的矫正机构,召开“两岸犯罪矫正学术与实务座谈会”,双方就座谈内容撰写了论文。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的论文有刘国玉的《大陆监狱刑罚执行情况》、姜金兵的《江苏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实践》、程颖的《加强监区文化建设,提升教育改造水平》、游柱石的《创新出监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台湾犯罪矫正协会的论文有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系赖拥连助理教授的《当前监狱行刑之检视与修法前瞻》、台湾犯罪矫正协会秘书长吴正坤的《台湾狱政改革之回顾与前瞻》、《美国监狱犯罪矫治之新行刑措施介绍》及美国相关更生人顺利复归计划等。11月20日,座谈会在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系召开,两岸就罪犯的分类、罪犯改造、技能训练和社会参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此次访问,增进了两岸监狱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加深了我们对台湾监狱管理及矫正情况的了解,获取了有益的经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台湾矫正工作考察情况介绍如下,期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台湾监狱的基本情况
台湾的监狱由“法务部矫正署”管理。截至2012年9月底,台湾共有24所监狱,收押59696名罪犯。在押罪犯中,毒品罪居首位,占总数的45.5%;其次为盗窃罪为8.9%;强盗罪占7.8%;公共危险罪为5.4%。罪犯中女犯占在押总数的8.5%,女犯中的毒品犯高达66.9%。
此外,台湾矫正署还管理烟毒犯戒治所4个,技能训练所3个,少年辅育院2个,少年矫正学校2个,少年观护所2个,看守所12个。
台湾监狱设监狱长、副监狱长各一人,秘书一人,这三人属于监狱的领导层。监狱机关设六科四室,六科为调查分类科,负责罪犯分类,对罪犯施以个案分类处遇,落实行刑个别化目标;教化科,负责实施多元化教诲教育措施及累进处遇分类分级,让罪犯早日恢复自由;作业科,组织罪犯劳动和各类技能培训,帮助罪犯重返社会时能迅速投入就业市场;卫生科,负责罪犯的生活环境、饮食卫生、健康体检和防病治病;戒护科,负责监狱的安全防范工作;总务科,负责罪犯的生活,使罪犯获得均衡营养。四室为人事室、会计室、统计室、政风室(监察室)。监狱的关押机构为分监,根据押犯情况设若干个分监。监狱还设有六个专门委员会,包括假释审查委员会、调查分类指导委员会、教化指导委员会、作业指导委员会、卫生指导委员会、处遇研究指导委员会,这六个专门委员会均聘请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成员,负责对监务、假释、调查分类、教化、作业、卫生、处遇进行研究指导。如教化委员会,其目的是为了对监狱的教化工作提供相关建议,促进教化工作实施。本专委会主任委员由监狱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副监狱长担任,设委员五人至七人,由主任委�聘任有关心理、教育、社会、法律、宗教、犯罪学、监狱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及社会热心人士担任。专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有关罪犯教化方面的问题,监狱应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供委员研究,教化科长列席会议,讨论的情况供监狱教化业务参考。其他专委会也是如此。
参访团参观了台北监狱和花莲自强外役监狱。台北监狱位于桃园县龟山乡,关押十年以上重刑犯及普通累、惯犯,核定关押容量2705人,常收4000人左右,现押3600人。
花莲自强外役监狱,根据外役监条例成立于1969年,是一所开放式监狱,目的是组织罪犯从事农作或其他室外作业,实施较宽松的处遇,使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现押470人。
二、台湾监狱的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正情况
(一)罪犯调查分类及累进处遇情况
台湾监狱对罪犯的调查分类比较规范。监狱设接收组,由调查分类科科长、教诲师、作业导师、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