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自己一个人,所以要了一碗家乡的老友伊面。深秋的天,艳阳高照,吃完面,一身的汗,走在大街上,我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无暇顾及身旁匆匆的行人,直奔街尾深处的新华书店去了。
踏进书店大门,一股强烈的空调风扑面而来,心里顿生几分兴奋。街尾的这家新华书店,我很熟悉,因此径直走向“新书推荐栏”,上下扫视,文艺类、社科类皆没有新书推荐,多少有点失落,方才的兴奋骤然下降,但寻思着“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就当待在一静谧、清爽之地”。
书店一楼多数为儿童读物、儿童学习用具,徘徊观看的家长倒不少,但我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因此上了二楼。左侧面二十米处空调黼黻地吹出冷风,我压低步伐,迤逦前行,直望“畅销书推荐栏”上的一本《摆脱贫穷》,自己眼前一亮,顾不得文雅,箭步栏前,拇指压住书的封面,其他四指顶住背面,轻轻一抽,捧到眼前,右手托着,左手不住地翻了又翻,本想囫囵吞枣一番,又恐亵渎一本好书,走马观花是不行的,思忖着,竟烦躁不安,彷徨着,环顾四周,竟无一人投来援助的目光,索性合上书,掌心相对、夹住,无意中上齿咬住下巴,双手不住地前后轻敲封面,恰似拜神状,也许是这个缘故,销售员悄悄到我右边,询了一声:“先生,需要帮忙吗?”我缓了过来,双手往前一伸,问道:“这本书?”销售员微笑着,机灵地抢答:“背面有价格,36元整。”我歉意一笑,说:“不是,我想问这本书打折不?”销售员依然笑着,说道:“畅销书,不打折!”我道了声谢,心里早有主意,欣然地走开了。
来到“中国古代经典读物栏”,翻开《资治通鉴》,历史在这16开白纸上演绎,对“西汉史”,我总是看不腻,也许是受到《三国演义》塑造的“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得卧龙”和诸葛亮的智谋缘故,即使在睡梦里,脑海中仍然捆绑着这些历史风流人物,也因此,总妄想搭上时空车,回到那令我神往的三国,然而潜意识里在提醒自己,现实点,我拍拍太阳穴,总算回过了神,继续朝前方迈进。如此,在二楼走走停停,约两个小时,小腿酸得很,最后买了一本《改革热点面对面》。
走出书店门口,空调风给我送行,心里依然兴奋,路过一处树荫,我停下脚步,找了个地儿,坐下。太阳依然干烈,行人络绎不绝。街边的广告牌闪闪发亮,身着凉爽服饰的女孩拎着包,高跟鞋滴塔滴塔踱过,尽展丰腴姿色,年轻人打情骂俏,或发传单,或喝冷饮,一些新店铺装修发出刺耳的砂轮切割声,好一番时尚、繁忙景象。
有时我感觉自己落伍了,因为与世间的时尚、繁华格格不入,却钟情于那喧嚣深处,街角的静谧。
(柳州监狱:袁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