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每次你回去就做满满一桌子菜、拼命往你碗里夹直到你舔着嘴实在吃不下的那个人,她总说,现在日子好了,想吃啥都有。
她也是那个当你不在家时偶尔去一次菜场,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买一个菜能和自己老伴吃上好几天不舍得扔的人,她也说,年纪大了,吃啥都没胃口。
当你一个人坐着,她总爱看着你陪你唠叨,当你谈笑风生时,她总一个人在厨房里忙这忙那。
你穿衣服腆着肚子,她笑你发福了,但无论你吃再多,她总嫌你瘦。
她怕你晚上冻着,进来帮你盖盖被子,她又怕吵着你,蹑手蹑脚。
她,就是你的母亲。
他,是每次爬楼梯都会在中途歇上一会、一干点活就会腰酸背痛的人,他总说,岁月不饶人,年轻的时候能扛一袋米走上好几里地。
他也是那个每次你回家都会早早来到车站等候、你一下车就抢过行李走得比你还快的人,他也说,我身体好着呢,哪像你小子这小胳膊小腿的。
你在家时,他总没什么话跟你讲,你出远门,他却总是念叨。
你在家时,他总说要好好工作,你不在时,他时常问起你的生活。
他说,男儿志在四方,他又说,孩子已经很久没回家了。
他,就是你的父亲。
当我们在与不在时,我们的父母无形中成为了双面人,从内心层面上发生了从一个人到两个人的转变。而我们,却从未曾留意父母的变化。
记忆中,父亲总是那个最有力量和担当的男人,母亲永远如我们孩提时代那般美丽动人。但每次回去,发现父亲的脊梁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挺拔,母亲的鬓角开始长出丝丝白发,这才明白,他们真的老了。父亲时常一个人坐着发呆、或者一个人在外面溜达,时常忘了吃饭的时间,母亲变得絮絮叨叨,一句话总是来回说上好几遍,儿时记忆中那个穿着花裙子漂亮妈妈的形象已一去不返。只有当我们回家时,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那最美的微笑,那是种发自内心的、久违了的笑容。
记得有一年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红了许多人的眼眶,那年我正读小学,不明白其中的寓意,只觉得旋律朗朗上口。参加工作后才明白,这首歌吐露了多少在外工作的子女的心声,也道出了多少家乡双亲的期盼。如今的我,身在他乡成为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偶尔接到父母的电话也总是说不上几句话。直到有一天无意间看到这么一句话――“子欲孝而亲不待。”这句话曾几何时在我们的书本里闪过,而如今看来,却带来了新的触动。我们是否因为忙碌而常常忘了给父母一个电话,我们是否因为不方便而常常找借口不回家。但是否想过,父母时常拿着电话发呆的场景,电话那头,是父母无尽的牵挂。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父母,已然慢慢老去,即便我们不情愿承认。让我们多些耐心,多些问候,常回家看看,别忘了路的那头,有父母真切的期盼。除了父母,还有谁会是我们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作者单位:浙江省十里坪监狱
作者姓名:任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