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治区监狱管理局授予贵港监狱五、七、八监区“7S”管理达标监区称号,并给予每个达标监区奖励一万元作为工作经费集体使用。
2014年,贵港监狱五监区、七监区、八监区以创建“7S”管理达标监区为契机,认真落实“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7S”整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全员参与,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充分调动警察和服刑人员的积极性,建立长效机制,有力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了经济效益,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领导重视,上下联动,明确创建责任。年初,监狱党委高度重视劳动现场“7S”管理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就如何开展好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成立了“7S”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创建工作办公室设在劳动改造管理科,具体负责“7S”达标监区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协调检查、综合考评和奖惩等日常工作。创建监区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负责劳动改造管理工作的副监区长负责监区创建活动,制定创建目标管理工作,监区长为本监区的“7S”管理达标监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劳动改造管理部门不定期到创建监区开展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职责分工负责,及时沟通,切实解决创建监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完善制度,建立考评机制。根据《广西监狱系统罪犯生产劳动场所“7S”管理办法(试行)》、《关于继续深化罪犯劳动现场“7S”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出台了《贵港监狱继续深化罪犯劳动现场“7S”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奖罚制度、定置管理制度、罪犯劳动管理制度等8项“7S”管理工作制度,促进监狱“7S”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精细。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大要素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和梳理,纳入日常工作中去,加强绩效考评和“7S”管理考评,落实监狱月考评、监区日检查制度,建立考评台账、责任到人,切实解决“7S”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强化管理,提高执行力。规范劳动现场管理,达到管理目标,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意识和理念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五、七、八监区把“7S”管理与警察月量化考核结合起来,与罪犯行为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做到管理到位,执行到点。通过抓落实,管理精细化,把“7S”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促进劳动场所监管安全和生产安全,既提高警察管理水平,打牢监狱基层基础工作,又促进罪犯提高素养、安全、节约意识。
突出重点,齐抓共管,稳步推进。一是立“样板”,树典型。推广已达标的一、三监区成功经验,决定在创建的五、七、八监区实行以小组为单位,创建“样板”组,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营造出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感观形象,通过组织各监区进行观摩学习,让各生产监区切实感受到“7S”管理工作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推动“7S”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二是抓现场,重整改。由劳动改造科牵头,组织各监区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创建工作协调会,共同分析劳动现场“7S”管理存在的问题,通报情况、研究对策措施。特别是今年6月份,监狱召开劳动现场“7S”管理推进会以来,加大了罪犯劳动现场管理力度。通过对各监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联合督查“三位一体”的常态监管机制,强化对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薄弱环节“三重点一环节”的联合检查,发现问题,责成整改,不断提高监管合力。三是重投入,提硬件。为了解决创建监区劳动现场物料摆放问题,监狱共投入了资金四十多万元制作标准的料框料架,解决了五、七、八监区物料摆放问题。四是力推进,提素养。监狱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去年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常态化”的战略目标,以创建规范化监区为契机,坚持“软件先行,硬件跟上”的原则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在警察方面,从管理规范化入手,制定了《警察日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警察日工作流程,借鉴兄弟单位好的经验,继续推行《带班警察在开工前半小时内必须做好“五件事”》和《带班警察在收工前半小时内必须做好“五件事”》,强化警察直接管理职能,提高了劳动现场管理警察的管理水平。在罪犯方面,从培养罪犯行为养成入手,规定罪犯的一切行为和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服刑人员基本行为规范》和《服刑人员行为日准则》进行,明确罪犯在劳动现场的行走路线,规定如厕次数及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工间操,让罪犯懂得“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切实提高罪犯的劳动素养。规范物品摆放标准,制定了《工场定置管理图》和《罪犯工场分布图》,实行设备定置管理,人员定位管理。同时结合监区劳动现场的特点,完善《物品定置定量管理标准》和《劳动现场物品清查整理清单》,规范罪犯个人物品的摆放标准,规定“什么东西能放,什么东西不能放”,随时保持劳动现场的整齐划一。完善设施、明确标识,规范区域管理。设置警察岗位安全护栏、各种制度上墙、安全通道标识;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域,实行生产小组流水作业,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