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柳城监狱着力打造好“青蓝工程”名片

时间:2015-05-05信息来源:广西区柳城监狱作者:

为严格落实“5+1+1”罪犯改造模式和课堂化教育日制度,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确保监狱持续安全与稳定,今年以来,广西区柳城监狱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继续深入实施“青蓝工程”计划,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进一步打牢了教育改造工作基础。

领导重视,经费保障

柳城监狱“青蓝工程”计划于2011年4月8日正式实施,监狱领导对实施“青蓝工程”计划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监狱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制定《柳城监狱“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明确“青蓝”教员的职责、“青”教员培养目标及教员的考核方法等。为鼓励青年警察积极竞聘“青”教员岗位,监狱在兑现课酬、优秀教员奖励等经费使用上给予了充分保障,有力推进了“青蓝工程”的实施。

目标明确,创新模式

监狱从监管改造形势和罪犯改造思想行为实际出发,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罪犯文化水平为目的,通过开展课堂竞赛、公开课、交叉授课等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既切磋了教学方法和技能,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一次次反思和提高的过程,也是很好的教学研讨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罪犯课堂教学的质量。

苦练内功,做好表率

作为一名“蓝”教员,姚警官清楚地认识到:“要给徒弟一杯水,师傅就得先有一桶水”。因此,尽快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已成为“蓝”教员们的共识。通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制作课件,积极学习与探讨教学技能与技巧,“蓝”教员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按照“一带六”的培养机制,“蓝”教员们在培养“青”教员工作中,都能做到现场听课,下课后当场评课,平时认真指导。特别是在指导“青”教员如何制作PPT课件、授课技巧、设置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指导,有效发挥了传、帮、带的积极作用。

搭建平台,助推成长

“青蓝工程”成立之初,监狱便制定了“一年合格,二年成型,三年称职”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培养青年警察指明了方向。四年来,“青”教员们通过“青蓝工程”平台的锻炼,使自身的授课水平和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全监先后有18名“青”教员走上了领导岗位,极大地鼓舞青年警察积极向“青”教员队伍靠拢,“青蓝工程”嫣然已成为监狱培养青年干部的摇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