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梧州监狱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强规范、三年呈特色、四年上水平、五年创部级”的工作思路,结合新时期监狱工作的要求和搬迁后警察队伍管理的特点,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建立健全各项培训机制,开创警察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为确保监狱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是做好统筹安排,强化对教育培训的领导。梧州监狱党委历来重视警察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都将培训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专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通过制定近期培训计划和远期培训规划,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落实经费保障等措施,统筹安排,整体部署,确保警察教育培训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形式载体,拓宽教育培训的渠道。适应警察队伍教育管理的新常态,结合梧州监狱警察总数不多,35岁以下年轻警察占到50%以上,队伍思想比较活跃的特点,着重在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上下功夫。2015年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做好“借船出海”、“借脑引智”,综合运用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培训资源联合办学。在警察外出脱产培训工作中,除了组织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班,分批选送警察到浙江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参加业务知识综合拓展高级研修班。借助高校雄厚师资,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量身定做,重点开设执行力提升、博弈论和策略思维、高效团队建设、组织文化建设、领导科学艺术、突发事件处置与媒体关系处理等课程,提升了培训的质量和档次,在警察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截至6月底,年内共完成外出培训246人次,人均培训时间7天以上。其中参加上级主办培训46人次,监狱本级派送到高校培训10批共200人次。
三是突出培训重点,强化业务技能的学习。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加大警察岗位、业务培训力度,将业务技能作为重点内容来抓细抓实抓好。如为抓好讲评教育,提高监区警察教育改造罪犯业务素质,经与广西心理卫生协会联系协商,于2015年上、下半年在监狱举办两期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班。并先后选送心理咨询骨干到广西大学、天津腾龙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深造,不断提高提升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由于培训工作措施得力,目前,监狱有心理咨询师共38名,广西首批心理矫治工作专家1名、二级心理咨询师5名、三级心理咨询师33名,心理矫治力量雄厚,加强了个别教育工作,提高了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如针对2015年生产项目优化升级,监狱经济转型升级的实际情况,1月份分两批选派业务骨干到社会合作企业旭平公司实地考察首饰加工技术,开拓了视野更新了理念,促进工作,一季度来料加工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1.6%。同时,根据每个时期的工作安排和培训需求,先后开设了新录用警察培训、新颁布法律法规培训、管教业务知识培训、警衔晋升培训、写作知识培训、廉政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等课程,进一步提高警察业务技能与执法能力。
四是提升实战能力,实现岗位练兵常态化。梧州监狱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完善考评机制等措施实现了警察岗位练兵常态化,进一步提高警察的执法能力、警体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将岗位练兵活动融入梧州监狱“周二、周三”大学堂,实现每周必学、每周必训。二是将岗位练兵融入突发事件预案演练,不定期开展防罪犯脱逃暴乱、防消防防触电事故、防医疗卫生突发事件等各种预案演练,做到枕戈待旦警钟长鸣,增强警察联合作战、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三是将岗位练兵融入绩效考核,强化对平时学习训练的检查考核,并通过每季度一次的岗位技能竞赛,定期检验平时训练的成果,激发练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技能培训、竞赛评比,使一线警察特别是年青警察经受了考验,大大提升了队伍的实战能力。
(梧州监狱 倪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