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丰富罪犯文化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增强服刑人员参与学习、接受改造的积极性,使学习力求达到“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用”的目的,在监狱党委的亲情关怀下,凌源第三监狱组织编写的服刑人员教育读本---《心灵印记》,日前印刷完成。
3月4日,凌源第三监狱在十监区和三监区分别组织开展了《心灵印记》读本发放仪式,教育科科长赵晓利、副科长李国伟及监区领导、服刑人员代表出席了发行仪式。
《心灵印记》每季度一期,以爱国、守法、知耻、改过等思想教育主题为纲领,以传统文化、道德教育、法律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开设经典名段、人物故事、格言警句、娱乐天地、数学天地、文学欣赏、传承国学、美德教育、法律讲堂、心理健康、写作天地、互动交流等12个栏目。精挑细选了服刑人员应知、应会、应学的教育内容,涵盖了服刑人员思想、法制、道德、文化、心理健康、形势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在编排中力求把实用性、趣味性、主动性、互动性融为一体,尤其是创造性的设计了服刑人员能够自主完成的课后作业,将改变服刑人员对传统作业模式兴趣弱化的现象。
教育科科长赵晓利并就读本学习进行了具体要求:一是《心灵印记》作为试点监区服刑人员“三课”教育学习教材和课后作业。各监区根据服刑人员实际情况,以分监区为单位,成立《心灵印记》学习小组,定期学习讨论。二是要求服刑人员以自学为主,要认真学习,并完成每章作业题。三是结合每期《心灵印记》主题教育内容,服刑人员要结合改造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四是围绕《心灵印记》主题,年底开展“我与《心灵印记》”主题征文活动。五是分监区每季度评比出3名服刑人员为《心灵印记》“学习之星”。监区要对分监区评比“学习之星”综合评比,每季度评比出6名服刑人员《心灵印记》“学习之星”。
《心灵印记》的推出,是监狱在长期坚持“教育人、改造人”工作宗旨,落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矫正理念的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辛勤结晶,是继续塑造“一区一品”、心理矫治特色教育品牌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