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康平监狱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以“四定四防”为抓手,细化测评标准,规范定级程序,深入查摆问题,确保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一、分层划定红线,防止标准模糊化。根据监狱业务部门对基层党组织历年考评情况,划定“上”、“下”两级红线标准,树立鲜明的奖优罚劣导向。组织部联合纪检、宣传、群工、老干部4个部门,对近年来获得监狱级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建档,在定级中优先划为“优秀”、“一般”等级,划定“晋位”上线。近两年班子成员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基层党组织进行梳理核实,在定级中直接评为“后进”等级,划定“警示”下线。
二、科学设定权重,防止评分宏观化。围绕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和七项分类定级指标,对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和上级党组织点评设置不同分值权重,实行百分制量化评分定级。基层党组织通过召开班子成员会、党员会议开展自评,以自评总分的平均值确定为自评分值;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集中测评,以党员测评分×60%+群众测评分×40%确定测评分值;组织部门通过明查暗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所基层党组织逐个考评,确定点评分值。按照基层党组织自评分值×30%+党员群众测评分值×30%+上级党组织点评分值×40%的评分标准,确定基层党组织综合得分。
三、严格审定问题,防止查摆形式化。监狱建立分类定级考评组,由班子成员带队,通过上门走访、集中座谈、个别约谈等方式,深入查找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促进和谐、党员队伍管理、便民服务、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问题不护短,定准“坐标”,找准“软肋”。组织部对评分结果和查摆的问题进行集中审核,形成问题分析报告和整改提升建议书,点出“优秀党组织好在哪里、一般党组织上台阶方向在哪里、后进党组织存在哪些不足”,并集体研究确定基层党组织评级等次。
四、反馈评定结果,防止定级主观化。组织部门将分类定级结果备案,并将定级情况、存在问题、整改建议及时反馈给各基层党组织,明确把整改提升内容作为本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向党员群众集中公示1周。同时,公示期内给予基层党组织“申辩”权利。如针对个别单位分值过高或过低的问题,由基层党组织就有异议项目与组织部门进行沟通,说明理由,提出修改建议,使日常认知、年终评定、考评定级的结果趋于合理统一,确保分类定级科学、真实、客观。
监狱党委要求必须及时帮助“后进”支部进级。要求后进支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进级。一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管领导到会参加。二是广泛征求本支部党内外群众意见,拿出支部整改意见。三是监狱业务部门对后进支部跟踪考核,督促晋级。把分级结果纳入中层领导干部量化考核内容,作为中层领导干部的考核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