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里坪监狱一监区,有一个连外来劳务师傅佩服不已的民警,同事们在生产管理中碰到棘手的问题,都乐意寻求他的帮助和指导,他就是一监区的资深民警陈向东。
陈向东,1987年12月参加监狱工作,扎根基层二十余载,一直从事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他不仅在本职工作上能做到踏实细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还在青年民警传帮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青年民警树立了榜样,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监狱工作的骨干。2013年监狱管教技能大比武获得嘉奖,2015年被授予省属监狱系统青年优秀导师。
生产尖刀 质量基石
劳动改造作为监狱改造罪犯的手段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警陈向东一直以来深入基层一线,努力钻研劳动管理业务知识和技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管理方法,他所带的线组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遥遥领先别人。
“看得懂工艺单,拆分编排得了工序,开得了产前分析会,了解裁房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线组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才能真正管理好一条线组。”他常说。
只要他在哪个分监区,哪个分监狱功效都能在监区名列前茅。他在一线当警长期间,从未发生过产品重大质量问题,不管再困难的单子,再紧的货期,到了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
记得去年3月份,分监区接手一个单子,质量要求前所未有的高,而且货期很紧,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向东不紧不慢的研究起工艺单来,并对工序进行拆分编排,召集线上服刑人员开了前分析会。大家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在观望的时候,他说了句没问题。看着他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大家脸上愁云也逐渐散去。同时他在上线期间对每名服刑人员手势动作进行了“手把手”规范,外来劳务师傅见后惊叹不已,开玩笑地说了句:“要是每名警官都跟您一样,我们离失业不远啦。”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不仅顺利赶上了货期,质量也得到厂家师傅的肯定,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化解危机 重铸灵魂
陈向东作为监区资深民警,不仅深谙线组劳动管理业务,同时也是教育改造的一把好手,为监狱工作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是一名监狱基层民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服刑人员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消除心理问题,化解危机,为他们安心服刑改造打开一扇窗。”
林某某因盗窃被判刑3年,在服刑期间,林某某妻子提出了离婚,如果不同意便要喝农药自杀,为此他悲愤交加,面对漫长的刑期,该犯悲观无望,后来演变成抑郁,甚至出现了厌食行为。陈向东对该犯的性格特点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评估后,对盖饭进行心理咨询式的谈话,随着谈话的深入,该犯封闭的内心渐渐的打开。经过持续三个月不间断的谈心,林某某调整了心态,摆正了位置,放弃了原先偏执的想法,在年底“双评”中,获得了记功的好成绩。林某某临释前感激说到:谢谢陈警官的帮助,让我能安心改造,以平静的方式去面对和处理这些事情……
言传身教 注重细节
民警陈向东扎根基层一线,带“出师”的徒弟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少说也有十几个,但他对徒弟的要求始终比较苛刻,因为这是对他们负责。“徒弟们”对他的评价也都很高,他帮带过程细致耐心,做到“手把手”教导,大到为人处世,细到监管改造,劳动改造的每一个环节都悉心指导,因此,所带的“徒弟们”不但上手快、成长好,而且都表现优秀。
记得一次分监区点名会结束之后,他把我叫到跟前,告诫我说:“在大厅给服刑人员开点名会时要注意站姿,不能太随意。民警在服刑人员中威信的树立在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次的不注意也许会让他们从此不信任这名警官,这点是目前年青民警甚至是年资高的民警容易忽视的问题。”这件事让我学到,民警在平时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过程中,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
一年来,陈向东作为我的传帮带导师,对我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我的从警初期,为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受益匪浅。平时,他还教导我在监狱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无聊,最关键要用心,一定会出成绩,听了这些,我信心满满。
在陈向东的心中,做一名“监狱人”是快乐的:看到劳动现场劳动有条不紊的开展,他是快乐的;看到服刑人员积极的改变,他是快乐的;看到自己带的徒弟茁壮成长,他是快乐的;看自己的付出,使监狱改造秩序更加稳定,他是快乐的。
他,虽然平凡,但伟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