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昌吉监狱积极为80、90后青年民警搭建实现价值的舞台,提供交流成长的平台,引导他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他们不断用新知识、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与团支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昌吉监狱的明天奠定扎实的基础。四监区青年民警马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边学边干 实现价值
他,个子不高却担得多,年龄虽小却干得很多,他就是四监区的教育干事――马伟。这个“90后”的年轻民警用他并不宽阔的肩膀,担起了监区教育转化工作。起初,他也是在老民警的带领下,边学边干,融入到这个新的环境和岗位上,他很细心,师傅教的他总是认真做着笔记,别人在玩的时候,他对照规范化手册在钻研业务,慢慢的成长为教育矫治队伍里的行家里手。从个别教育谈话,到集体课堂教育,从常态化的文娱活动,到监区文化建设,每一项工作他都是干的有声有色,有模有样,他的青春活力,冲劲干劲,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劲头,让人赞叹,而他的有条不紊,成熟沉稳,又让我们看到他内敛稳重的一面。每逢节日、教育日,他总有些奇思妙想来组织服刑人员搞一些文娱活动,元宵灯谜会,五一趣味运动会,既开启服刑人员心智,又缓解身心疲劳,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马伟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员,2014年,他被光荣地评为自治区监狱系统优秀共青团员,成为了我们所有年轻民警学习的榜样。一开始我总觉得,马伟就适合干教育,他天生会想好点子,他天生善于与人交谈,天生就是教育干事的料,直到后来和他一起值班时看到他查阅犯人卷宗到深夜,看到他下班坐在车上还在网上查找节日的娱乐活动,看到他多少次在谈话室里不辞疲倦的说着,我才知道,没有人是天生的,他的努力配得上他的荣誉!
奉献爱心 服务社会
在工作中他是个拼命三郎,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有情有义的青年。在监狱团总支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前往昌吉大西渠镇中心小学开展“法制宣传进课堂心手相牵情意长”活动;来到昌吉市滨湖镇中心小学与孩子们一起联欢,共庆“六一”艺术节,为孩子们捐赠儿童读物、学习用品;在每年宪法法律宣传月期间,他是青年民警志愿服务队“送法律,进学校”的义务宣传员,义务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同党支部一道看望慰问昌吉市“董景福乐”护养院的老人;进行“献爱心、送温暖”走访慰问困难民警职工等。在团总支的感召下,他用点滴行动,汇聚爱的力量,践行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诺言。
牢记职责 踏实工作
对每个人来说,学习能力决定我们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经验的形成、积累都需经过岁月的沉淀,因此他在不断增强业务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能力的增强,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向新的目标迈进。
他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也更加坚定了献身光荣的人们警察事业的信念。在“去极端化”工作中,他发挥所学,用“五把钥匙”攻坚转化服刑人员;运用心理咨询方式治愈服刑人员心理问题,从心理治疗角度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教员,他也取得了心里咨询师的证书。1月,他因意外烫伤,虽然在医院养伤,但仍牵挂着自己的工作。2月,他拖着尚未痊愈的病体赶回监区上班,一心扑在了“去极端化”工作上,大家因此叫他“拼命三郎”。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伟同志被区直属机关团工委评为2015年度“优秀共青团员”。
他就是这样一位怀揣着警察梦的“90后”团员青年,在青春梦想的感召下,继承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用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足迹,让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