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监狱三个到位扎实推进职工书屋建设

时间:2016-07-19信息来源:英山监狱作者:

英山监狱从2008年底着手开展职工书屋创建工作,2010年建成自治区级职工书屋,2012年建成全国职工书屋。目前,职工书屋占地面积150平方米,配备书架29组,杂志柜7个,电脑6台,藏书7000余册,订有报刊杂志56种,阅读区设有阅览桌椅7组,藏书种类丰富,基本满足了警察职工阅读的各类需求,成为集图书管理、借阅及网络信息查阅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学习场所。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认识到位

建设职工书屋是工会组织适应新形势,新常态,贯彻落实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文化监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职工书屋意义重大。英山监狱党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保障。一是推进文化监狱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职工书屋,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读书活动,共建共享和谐文化,推进学习型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二是着力提高警察职工整体素质的现实需要,结合监狱事业的发展实际,建设职工书屋,为广大职工读书成才、提高素质提供平台,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2007年监狱整体搬迁进城后,文化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相对不足,警察职工的文化生活匮乏,通过建设职工书屋,营造更能贴近职工的形式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可以解决一些职工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让警察职工获得文化实惠。

二、抓住机遇,扎实推进,组织到位。

2008年以来,我们抓住上级工会加大职工书屋示范点援建的机遇,监狱党委把建设职工书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工会组织提升服务功能的重要阵地来抓,旨在以职工书屋为平台,引导警察职工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加强领导。成立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由监狱工会主席任组长,并指定一名副主席专门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把创建工作列入监狱工会年度工作计划,确保职工书屋建设工作分步推进,取得实效。二是加大投入。自开展建设职工书屋以来,除上级工会大力支持外,监狱先后投入13万多元资金,购置各类书籍和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同时,监狱工会每年都投入1万多元用于添置新书,列入工会经费年度预算;2016年,监狱一次性投入5万元,专门用于添置新书和更新书架等。三是科学规划,力求实效。严格按照建设标准,逐项落实,逐级建设成功,从2008年着手开展建设职工书屋,2010年建成自治区级,2012年建成全国级职工书屋,每2年上1个台阶。

三、创新发展,健全制度,管理到位。

在建成全国职工书屋后,为使职工书屋持续充满活力,最大限度挖掘书屋潜能,我们始终坚持灵活建屋、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拓展其社会功效。一是落实专人管理。安排2名专职人员负责职工书屋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每天上下午和晚上都能正常开放,尽可能满足当日上各类班次职工的需求。二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职工书屋管理规定》以及工作人员职责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开展。三是依托职工书屋,加强文化社团建设,相继成立了香樟文学社、书画摄影协会、飞鹰体育俱乐部等10多个协会社团组织,书屋与文化社团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中,书画协会每年春节组织人员开展新春送福活动,免费职工书写春联,深受好评;香樟文学社负责编辑出版的《香樟文苑》从刊登本单位文学爱好者的作品起步,发展成为《广西监狱》副刊。每年承办全区监狱系统警察职工书画作品展,2014年承办监狱系统书画摄影作品巡展活动,邀请桂林市文联特别是书画摄影界专家莅临现场指导,扩大了监狱文化的影响力。四是坚持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警察职工读书征文、心得交流会、板报展、邀请专家举办文化知识讲座等。五是拓展外延,从2012年起,连续4年向希望小学捐赠图书共1000多册; 2016年将职工书屋更换出来的10多组书架赠予当地社区,支持社区职工书屋建设,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