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发扬老一辈监狱民警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年轻民警在岗尽责爱岗敬业的意识,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新疆新源监狱于中秋节前夕开展了“访旧址 忆初心 传承精神 爱岗敬业”为主题的特色党日活动。监狱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新参加工作民警共45人参与此次活动。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政治处副主任马文国、劳动改造科副科长李俊兴、四监区副监区长李正涛一路同行,他们以老党员的身份担任此次活动的主讲。推开老监区陈旧厚重的大门,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的历史之门,行走在老民警们曾经工作的监管改造主战场,踩着高低不平的碎砖路,走进老民警们简陋的办公室和那些斑驳陈旧的监舍、仰望那写满历史沧桑的监狱高墙、驻足观看那些叫不上名的劳动工具……几位老党员向大家讲述他们在这里经历的过往,发生的故事,分享着自己多年的改造经验和生活感悟。年轻人们静静地聆听着,在老党员们的描述中,新源监狱老一代民警们历尽艰辛,艰难创业的激情岁月渐渐清晰明朗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来。
来到稻田地边,走在这再熟悉不过的田埂地头上,与水稻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李俊兴犹如见到老友一般,抚摸着那一串串已抽穗的秧苗,滔滔不绝地向大家讲起了那些与水稻有关的岁月和记忆。“这是稻子,这是稗子,这边是进水口,那边是出水口,排碱渠在最边上……”其时才在地头不过站了短短十几分钟,打着伞,抹过防晒霜的我们,在最初的好奇心过后此时已感到闷热难耐,更被这恼人的蚊子叮咬的不胜其烦。当听到当年插秧时节,民警要穿着过膝的长筒胶鞋,早晨天一亮就出工,晚上天黑才能收工时,大家瞪大了眼睛,“什么,天亮就出工?我8点能醒来就不错了。”“还要穿一天长筒胶鞋?那脚怎么受得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是啊,这样插秧农忙有时要持续近二十天。之后又开始为期近一个月拔稻草的考验,野草长势快,数千亩地往往是第一遍草还没拔完,后面刚拔过的地方草又长了出来。为保证水稻不被草“吃”掉,第一遍刚结束,紧接着第二遍又开始,这样前后要拔三次草才能结束。”“还有一个更考验人的忍受力和耐力的是秋收,那时全监数近万亩地全靠镰收割,割完后还得背出去堆好,再集中脱粒,这个漫长的过程有时要持续到十一月份,秋天持续到冬天,那个艰苦没有经历真是难以想像……”,李正涛接着补充到。站在老一辈民警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耕耘过的土地上,想像着老民警恍若隔世的生活,参加活动的民警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历史和今昔强烈的对比反衬中,年轻人们被深深地震憾了。走出老监区遗址,政治处副主任马文国带领大家重温入警誓词,“我志愿做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我保证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此时此地此景再次重温自己的入警誓言,每个人心中都一种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继承发扬老一辈民警优良传统,把新源监狱建设的更加美好是我们新一代民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走出田野,民警们乘车来到监狱荣誉室参观。在马主任声情并茂的分析讲解中,民警们仿佛步入了五十年前的激情岁月,透过这些留存文字和影像资料,新源监狱半个多世纪艰难的创业史发展史在我们面前一一呈现。年轻民警们认真地驻足研读,低声地交谈,静静地思索,不时用笔记录,用手机拍照,想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珍贵的历史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通过此次特殊的党日活动,民警们感触颇深,教育科民警张斌说:“忆往昔看今朝,相比老一辈民警工作生活条件,我们现在已经有天壤之别了。以前没去过旧监狱,没到过真实劳动现场,今天我第一次走进监狱旧址,亲临了老民警们奋战过的水稻地,说实话此刻脑海中就两个字后怕,不敢想像,如果换成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真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幸福的感觉有时是通过比较才能感受到。今后工作中,我要向老一辈民警们学习,爱岗敬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六监区民警郭瑞东说:“来监狱工作2年了,今天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农业生产的真实场景,也是第一次走进监狱荣誉室。感触很多,但更多的是骄傲,为我们监狱50多年取得的成就骄傲自豪。通过今天的党日活动,给我心中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今后要把这些正能量化做工作学习的动力,用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此次特殊党日活动通过走访监狱旧址、亲临老民警们曾经奋战过的良田沃野,聆听老党员讲党课,感受找寻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工作生活场景……这种互动式、体验式、共享式党课教育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党课更加亲民更具有说服力,不仅促进了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吸引力,也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参与基层组织活动积极性、主动性。民警们纷纷表示参与这一堂特殊的党课学习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不忘入党初心努力工作,凝心聚力为续写新源监狱新篇章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