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俊良的朋友圈里,有人这样评价他:“总也抹不去,他较真的样子;总也看得到,他严苛的神情!张俊良身上所散发出的光和热正是他历练守夜人的酸甜苦辣,付出满腔热忱,谱写忠诚本色,让我们鼓舞而倍感欣慰。”――时常板着脸,却又热情好客,做事利索,又非常较真,真性情的张俊良仿佛燃烧着一颗火热的心,让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保持着火一样的热情。
“做好简单事,就是不简单;做好平凡事,就是不平凡;要成事,就先从细处着手。”这是他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像教师一样教育他们,像医生一样拯救他们,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他这样形容自己的事业,而这也是他抱定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他对每一个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说:“记住这里,但是也必须忘掉这里。”记住,是因为要痛改前非,不再重蹈覆辙;忘掉,是要抛去阴霾的过去,开始新的人生征途,不回头,不说再见。
他,就是第四监狱四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张俊良。
平凡之中的不平凡
张俊良自1996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监狱管理工作的执着追求,二十余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忠诚履职,严格执法,心系大墙内,情撒监区中。以一个人民警察的忠诚,诠释着“从警为民,勇做党的忠诚卫士”的人生真谛,展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和时代风采。
他在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岗位上,由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荣获“个人三等功”、多次荣获“优秀公务员”称号。在他的带领下四监区更是连续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获得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自治区监狱系统“七・一”表彰先进党支部,他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刻画了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他始终保持与监狱党委高度一致,一切工作都从监狱大局出发、一切措施都从统筹部署着手、一切落实都按照整体要求推进。维稳严打以来,监狱收押的重点服刑人员数量激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张俊良作为班子的班长、支部书记,在支部工作中,不断加强班子建设,把民警的思想统一到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上,统一到重点服刑人员收押管理、教育改造工作上,统一到确保监区安全稳定的任务上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每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在他的带动下,班子成员同心协力,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运用各种方式促进观念转变、调动民警积极性,圆满完成监狱党委交办的重点服刑人员收押任务。
标杆监区的领头雁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监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领导班子是关键。张俊良同志对支部的工作心中有底,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善于创新;积极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热情,搞好班子团结,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迁入单关楼的第一天,张俊良同志就对四监区党支部的所有民警说:“新监舍的搬迁,给我们带来了新环境新气象,要求我们有新行为,规范化的新监舍首先要有高标准的管理秩序。”张俊良同志带领监区民警不折不扣地执行狱党委的指示,从警容风纪到行为规范,从现场管理到值班备勤,从工作方法到履职尽责,事事模范带头、身先士卒,为身边同事做榜样、立标杆。在监区树立了良好威信,为监区营造了良好风气,创造了良好政治生态。在张俊良同志的带领下四监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四监区支部建设在监狱中走在了前头,成为了第四监狱的标杆,成为了第四监狱的一处亮点。
教育转化罪犯工作,既是行刑和执法的重要内容,又是最大限度降低重新犯罪的重要措施。
张俊良同志带头掌握罪犯改造规律,精心斟酌宽严相济之“度”。他带头用法律、用制度管理罪犯,用民警的关心、人格魅力来感化罪犯,用合理的方式、科学的方法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他注重激发罪犯思想中的人性力量,调动罪犯对家庭、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感,帮助罪犯从被动改造走向自觉改造。
在重点服刑人员教育转化工作方面,张俊良同志一方面教育民警严格落实“四严”规定,提出“规范化管理、针对性教育、循序渐进重效果”的工作思路,强调工作方式要创新化、多样化;另一方面,在对重点服刑人员关押、监控、教育等方面,实行分类管理,差别对待,瓦解重点服刑人员。对重度、中度、轻度危险性的重点服刑人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在 “重度危险组”和“老大难” 的顽固危险犯的管理上,张俊良同志带头承包,负责包教、包管、包转化工作。张俊良同志带头深入重点服刑人员群,宣传党的政策。对个别反动思想严重的重点服刑人员多次进行个别谈话教育,促使其从思想根源上认识自身犯罪的性质及危害性,认罪悔罪,积极投入改造。
在张俊良同志的领导下,监区教育改造罪犯工作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通过教育感化、亲情感化和以案析理等多种方式教育转化服刑人员,营造和谐氛围,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几年来,对重点服刑人员和刑事犯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保持了良好态势,罪犯违纪率明显下降;重点服刑人员教育转化率每年都在规定标准以上,教育改造罪犯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民警队伍
自2007年以来,监区新进10余名新警,对重点服刑人员管理教育改造方面知识缺乏,为了使新警较快投入工作,他多次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制定学习计划,指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同志做师傅,制定帮带措施,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养新干警的能力。他主动向民警传授改造重点服刑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他一边帮助新警熟悉岗位业务,掌握工作技能,一边利用工作之余和支部民警们一起研究探讨新时期教育改造重点服刑人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张俊良同志始终认为,只有抓好队伍建设,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集体。班子建设是民警队伍建设的核心,他首先从监区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抓起,要求政治上合格、业务上精通、作风上过硬、自律自省、团结一致。他平时更是以身作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各项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利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既增进了团结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错误决策,极大地激发了监区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一支过硬执法、战无不胜的民警队伍是做好监狱工作的核心要素,然而队伍安全是监管安全的前提。张俊良同志要求四监区党支部要把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重要事业长期来抓,在民警队伍建设方面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培育好“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用心,外端于行;要始终教育党员民警坚守 “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品格;坚定政治立场,划清警囚界限,确保队伍建设绝对安全。以“三严三实”、“五个过硬”为标准,努力把四监区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作风过硬、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民警队伍。
民警的履职能力是监狱监管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张俊良同志要求四监区党支部要以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队伍为标准,着力提升民警的教育管理服刑人员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廉洁公正执法能力,组织协调生产能力、主动学习提升自我能力。张俊良同志积极鼓励民警主动加强自学,重点是利用在8小时之外的时间,主动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要求四监区党支部及时定期组织干警开展各种处置演练活动,不断提升民警的处突能力,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提高警惕。
心系民警,关爱新警
张俊良同志性格率直,为人处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常以严格要求来关心、帮助青年民警的成长进步。监区有一名民警参加工作不久,家庭出现大的变故,一下子接受不了,情绪低落中工作出了偏差,受到监狱的处分。从此,他就一蹶不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混日子,工作消极,精神颓废,作风散漫,经常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张俊良同志看到后,主动与这名民警一起值班,休息时间一起打乒乓球,通过谈心谈话、教育引导终于使这名民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表示要放下包袱,从头再来,并且已经成为了监区的入党积极分子。这名同志感激地说,自己的改变、成长离不开张俊良支部书记的帮助和关心。
工作中的张俊良同志眼里不揉一粒沙子,他的铁面无私,不讲情面是出了名的。他认为制度是监区建设实现标准化、上轨道的坚实保障,所以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所有人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规章制度。有一次,一名年轻民警没有按照相关要求书写台账,张俊良对其进行了纠正,看到该民警有些不屑一顾的态度,张俊良十分生气,非常严肃地批评了他。结果把人弄哭了。为此,张俊良同志还难受了好一阵子,认为自己的思想教育工作有问题,没能让人心服口服。不久后在监狱组织的一次业务大检查中,四监区的相关台帐受到了科室领导的好评。该年轻民警的台账书写被点名表扬,兴奋的他看见张俊良同志远远注视的眼光,不由低下了头。一天,该民警年幼的孩子突生急病,由于其爱人在外地无法赶回,他一时手足无措。张俊良同志得知情况后及时帮助将孩子送到医院,并不顾身体疲劳,忙前忙后,甚至深夜里。当看到张俊良同志握着孩子的小手,平时严肃的面容逐渐舒展开来,眼神中充溢着父亲的慈祥,额头几滴汗珠在灯光下晶莹闪动时,该年轻民警再也止不住心头的感动,流着泪拉住张俊良同志的手说:“对不起,张区!以前是我不懂事,让你费心了。”紧握的手心暖流涌动,张俊良同志露出了由衷欣慰的笑容。
自2007年以来,监区警力不足,监狱新招录10名新警,对重点服刑人员管理教育改造方面知识缺乏,为了使新警较快投入工作,为此,他多次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制定学习计划,指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同志做师傅,制定帮带措施,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养新干警的能力。他主动向民警传授改造重点服刑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他一边帮助新警熟悉岗位业务,掌握工作技能,一边利用工作之余和支部民警们一起研究探讨新时期教育改造重点服刑人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在张俊良同志的带领下监区支部在不断成长,也不断向监狱输送优秀的中层领导干部,监区已有6名新警走向了领导岗位,他们是支部骄傲,是集体的荣耀,是监狱事业的未来。张俊良同志重视人才,重视组织建设,积极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好苗子,支部先后有6名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监狱改造教育罪犯工作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监狱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贡献着自己的激情和才干。张俊良同志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给积极肯干、踏实工作、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压担子、给平台,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绚丽的人生,实现终身为之奋斗的入警誓言。
大爱无疆,唤起一个个迷失的灵魂
在改造服刑人员的过程中,张俊良始终抱着一个信念:挽救一个服刑人员,等于救活了一个人。
他深入服刑人员中,了解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随时掌握每名服刑人员的状况。他经常和服刑人员聊天,拉家常,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潜藏于他们思想深处的弱点,琢磨他们,观察他们,化解他们思想中顽固而错误的人生观,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领。了解这些还不够,张俊良说:“对于服刑人员,要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哪怕一个细微的眼神都要关注到。既要用规则管束他们,还要用真情感化他们,让他们认识到错误,自觉服从改造。”
有一名四川籍服刑人员,因盗窃罪被判无期徒刑,感觉出狱遥遥无期,便破罐子破摔,不安心改造。张俊良得知后,针对他有一定绘画基础,学过电焊氧焊的情况,因人施教,着力进一步培养这名服刑人员这两项技能,并帮其树立信心,使他扭转了消极思想,积极面对改造,最终获得减刑后出狱。新生后,他念念不忘张俊良对他的教育和帮助,逢年过节都会给张俊良打电话报平安送祝福。
一名家住伊犁的服刑人员段某因酒后将自己的妻子伤害致死,使一个完整的家庭瞬间破碎。子女怨恨父亲,他的一时之错让子女失去母亲,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痛苦绝望。段某入狱后陷入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中,无法自拔。为了挽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张俊良联系到他的大女儿,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她定时来监狱看望她的父亲。张俊良用自己的真情关怀,开启了冰封的心。对此,段某感激不已,泪流满面,从此,段某从混日子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凡事积极认真去做,转变速度很快,改造表现良好。
这样的事例,其实在张俊良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多得甚至连他都记不起来。“诚心化腐朽,真情催新枝”,张俊良用无私的大爱,来关怀每一个服刑人员,指引他们步入一条正确的人生轨迹,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和美好,树立起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后 记
和张俊良相处,你会觉得他身上闪耀着一种光芒,这种光芒蓄含在平凡间,留存在内心中。他以敬业的高度、睿智的厚度、真情的宽度,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用自身的一言一行诠释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深刻内涵。
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服刑人员是有期的,监狱民警是无期的”,当有人问起已在监狱系统工作20余年的张俊良,是否后悔自己的当初的选择时,他说:“在外人眼里监狱警察很辛苦,但在我看来,这份职业是光荣而神圣的,把一名罪犯改造成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呀!如何将服刑人员成功改造,社会对我们寄以期望,和谐生活有待于我们维护,怎么能不好好干呢!既然选择了,就要担当与坚持,容不得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