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两次提出“绣花功夫”,一是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二是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总书记两提“绣花功夫”,意味深远,值得深思,更值得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绣花功夫”与李克强总理倡导的“工匠精神”既相互呼应又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对于城市管理、扶贫攻坚两个工作领域,监狱工作事关安全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更需要消化、吸收工匠精神的精髓,练就绣花功夫。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多快好省”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实际工作往往为了追求“快”和“省”而忽略了“好”,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甚至出现工作的失误。某监狱警察在制作法律文书时,没有认真查阅档案资料,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造成法律文书出现日期错误。而在日常执法管理当中,不及时、不规范填写执法执勤记录等行为并不少见,这些正是“工匠精神”与“绣花功夫”缺失的表现,医治“贪快图省”的顽疾,纠正“差不多就行”的错误观念,杜绝“顾此失彼”的隐患漏洞,必须恶补“工匠精神”与“绣花功夫”。
日常执勤执法,要严格按照“一日管理流程”,认真落实“三大现场”的管控,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开展刑罚执行工作,要时时把握、紧跟刑事执行政策的变化,从严从细对照细则条文审阅案卷,做到“零差错”。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在落实讲评教育与“普遍谈”的基础上,要做到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做好重点罪犯的教育转化,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学懂弄通做实“治本安全观”。这些工作的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精、严、细、实”,要达到“精、严、细、实”,就必须大力倡导弘扬“工匠精神”,用“绣花功夫”做好监管改造工作的各个环节、细节,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