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法学专业委员会举办2018年年会暨“监狱法治与改造宗旨”理论研讨会

时间:2018-11-19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中国法学会

     2018年10月18日,中国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法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研究会(专委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办2018年年会暨“监狱法治与改造宗旨”理论研讨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仇祖和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致辞,研究会会长、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刘亚东局长作2018年工作报告,研究会副会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监狱管理局蒋国平局长主持会议。会议邀请了2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8位获奖论文作者围绕研究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刘亚东会长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研究会(专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团结各地监狱管理局、专家学者和热心理论研究的基层民警,围绕监狱工作实务需要,聚焦推动监狱法治建设、繁荣监狱法学研究的价值目标,立足四项基本职能,打造四项特色品牌,各项工作卓有成效。一是发挥“领航者”作用,打造理论研究主业品牌。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以“监狱法治与改造宗旨”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理论研究,共征集到29个省、市、区、新疆兵团及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理论文章98篇。二是拓展“孵化器”功能,打造人才队伍培养品牌。继续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了第三届监狱管理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112名理论研究骨干参训,为监狱系统民警走出监狱、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提供了广阔平台。三是畅通“主渠道”平台,打造交流宣传形象品牌。积极参与中国法学会、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及下属专委会的征文活动,推荐优秀论文40篇,充分展现了广大基层民警监狱法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协助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新华社、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等机构开展专题调研,有效扩大了研究会(专委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强化“总枢纽”建设,打造模范社团专业品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监狱法学研究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关于社团建设的指示要求,做到党有号召,研究会(专委会)有响应,上级有决策部署,广大会员坚决贯彻执行。刘亚东会长强调,2019年,研究会(专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围绕司法部“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全力构建坚持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工作思路,聚焦刑事执行实践难题,充分发挥理论阵地和实践平台的积极作用,繁荣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促进全面依法治监建设,切实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研究会(专委会)的正确方向;聚焦主业讲担当,发挥引领实践的先导作用;深化合作讲品质,发挥专家学者的“外脑”力量;强化本领讲效能,提高规范办团的专业能力。

      围绕“监狱法治与改造宗旨”研究主题,8位论文代表进行了研讨交流。其中,湖北省黄勇峰同志从五大改造新格局的视角,对监狱刑罚执行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以罪犯狱内服刑正常化为阶段目标,以罪犯再社会化为终极目标,加强刑罚统一执行的管理和监督,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刑罚执行工作体制和机制,全面促进监狱安全治理现代化。广东省蔡小坤同志从惩罚本质、权利保护和人文关怀三个层面提出,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语境下,监狱必须依法惩罚罪犯,同时还必须尊重和保护罪犯的权利,注重把握惩罚与罪犯权利保护和人文关怀的平衡。广西壮族自治区王国杰同志,围绕五大改造新格局与法治监狱建设的辩证关系,提出以五大改造为统领,大力培育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完善科学系统的法律制度体系,推进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快推进法治监狱建设。重庆市李乐勇同志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对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现状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勾划出刑释人员再犯罪的18项特征,提出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保持对罪犯违法违纪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不断完善行刑调控制度,强化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回归保护,努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减少刑释人员再犯罪。综合全年研究成果可见,广大高校专家学者和监狱系统实务工作者,紧密围绕研究主题,全面分析了监狱法治与改造宗旨的逻辑关系,客观指出了监狱法治建设与践行改造宗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有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的实践路径,实现了监狱法学研究与监狱法治建设进程的同频共振、相辅相成。

      会议对2018年监狱法学优秀研究成果进行了表彰,并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监狱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会(专委会)委员、西北政法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专家学者,全国25个省市区的论文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