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上井村,这个地处三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日前,福建榕城监狱的民警却驱车前往这个小山村,上演着一段温暖的回家路。
特殊---把好关口,温情帮扶
“无通讯、无会见、无汇款、年龄大、身患多种重疾…”,这样一份简单又特殊的服刑人员信息表立即引起了榕城监狱七监区民警的注意。
服刑人员余某,三明尤溪人,因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8个月,于今年4月调入榕城监狱服刑,该犯自入监以来,表现反复,而且余某是个“三无”人员,属于村里面的无保户,该犯因为贫穷、没有文化,身体也一直不好,患有高血压、甲状腺肿瘤、十二指肠炎、食管溃疡、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息肉等多种疾病。据余某自述自己儿时被拐卖到尤溪,家里生活条件差,养父年纪大身体差,该犯长期无人管教,几乎没有念过书,身体长期缺乏营养,身患多种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监区长唐榕辉得知该情况后,与管教民警将余犯定为监区重点帮教罪犯。
余某自分入监区以来,时常感到人生没盼头,多次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别人吵架。由于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余某常以身体不适为借口拒绝参加劳动。作为监区的重点帮教罪犯,分监区长施彪了解余某的情况后,经常找他谈心,跟他聊人生、谈改造、说法律,经过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个别教育,余某的强硬态度逐渐有了改变。每年重阳节、春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佳节来临之际,监区都会与他进行节前谈话,为他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等慰问品。当一份份充满爱的慰问品发放到他手中时,他感受到了来自监狱、来自分监区民警的关心,慢慢地激发了其努力改造的信心和勇气。
感化---真情融化“坚冰”
将今年 2月12 日,分监区长施彪在车间现场巡查时,突然,听到一声 “余某晕倒了” 的惊呼。施彪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原来余某因血压骤然升高晕倒在地,神志不清,病情十分危险。施彪当即与监狱医院取得联系,并组织三互小组迅速将余某送往医院抢救。因病情危急,在监狱医院医生的建议下,分监区民警将余某紧急送往省建新医院进行抢救。余某在建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分监区民警时刻保持与主治医生的联系,密切关注其病情发展。
当余某病情稳定出院返回监区后,对监区民警非常感激,改造态度也变得积极主动。他逢人便说:“是分监区民警救了我的命,是监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不辜负分监区民警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回归---真情护送,温暖回家路
余某于2019年3月28日刑满释放,考虑到余某的实际情况,在该犯即将刑满前的狱情会上,监区对余某的刑满衔接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预案上报监狱狱政科。刑释当天,监区在监狱领导的指示和监狱职能科室帮助下,按照当初既定的预案,对余某进行无缝对接,送其回家并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监区指派民警黄敬炀、吴启平组成衔接工作小组,专车专程赴尤溪县执行余某的衔接及与其户籍所在地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接洽的任务,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
一路翻山越岭,经过近3小时的颠簸盘旋,民警终于将余某安全送至其户籍所在地司法所,随后与司法所办理了衔接手续,向工作人员介绍余某服刑期间的情况,多方嘱咐司法所帮忙联系村干部,让其顺利回家并保证其刑释后的正常生活。
民警即将返程,余某紧握民警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并表示以后一定要听从政府和警官的教诲,不再走违法犯罪的老路,否则对不起这么多关心和帮助他的人。
一段护送,一路温暖,法治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位服刑人员的回家路,榕城监狱为践行改造宗旨,围绕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全力推进“阳光工程”在监狱落地开花,多年来为解决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后顾之忧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生存技能;定期提供法律咨询跟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断完善社会联动体系,努力构建帮扶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有效预防了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为平安社会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