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诗意

时间:2020-01-09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甘肃省酒泉监狱张世祥

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种诗歌情怀,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生命的成长。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一路诗歌相伴,一路愉悦生活,一路健康成长。生长在诗歌的国度里,无疑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和杠杠的获得感。从生到长,不离不弃的是诗歌,从长到老,难分难舍的依然是诗歌。

小时候,读着“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孟郊的“慈母手中线”虽然不懂得什么是思乡,也不懂得什么是春愁,更不懂得什么是感恩,然而,诗歌的因子已悄然播下。长大后,吟着“苟利国家生死以”,“欲上青天揽明月”,“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所有的家国情怀、豪情梦想、爱情友情……在优美的诗句中努力去触摸、感觉、期盼到达彼岸。老了,也许我们还会偶尔哼几句“夕阳无限好”、“化作春泥更护花”、“此情可待成追忆”,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活的曲折磨砺,生命的跌宕起伏全部化作僧庐下听雨的“释然”……

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秋思浩荡,便引诗情到碧霄,秦汉明月,留下一段真情从头说,斜阳晚钟,守望一段斜晖脉脉水悠悠,它时而豪放、时而婉约,时而清新自然、时而热情浪漫,就这样,诗歌与生活不断交融激荡,远方的诗意,诗意的远方,已然与己、与自然、与天地分不清。

无论是远方的诗意,还是诗意的远方,其实,一切都在自己的心中,它虽然不是生活的全部,却可以在心底泛起阵阵涟漪,荡漾出一圈一圈美丽的波纹,存在于我们的生命里,渐渐沉淀为一种别人无法听到的内心独白。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丰盛,视野更开阔、生命出现更多的可能性,生活的快节奏,繁忙的工作,诸多的应酬,诗歌变成了一种奢侈品,与我们渐行渐远,虽然我们不是诗人,可总会在生活的某个时刻,心中泛起浓浓的诗意,总有那么一点渴望,想寻找真实的自己。让我们从诗歌开始,把自己交给诗歌,循着美丽的诗情,沿着诗歌的曲径通幽,抵达心灵深处,寻访真实的自己。诗歌与生活的相通,能够让我们在喧嚣繁杂中找到心灵的宁静,在挫折坎坷中找到前进的力量,更能令自己感受到那种精神上的神采飞扬。

我想,爱上了诗,会更加热爱生活,就能在物质化生活的奔忙中得到更多的精神熨贴。我相信,具有诗歌情怀者,生活中时时会荡漾善美的火花,日子里处处会充满盎然诗意,就离真实的自己不会太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