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铸盾 硬核担当——山西省晋中监狱副监狱长李亮俊的初心使命

时间:2020-04-12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晋中监狱李晓勇

 “李监,听到请回复。”

“收到,我在监区巡查。”

封闭近两月以来,对讲中最频繁出现的就是李亮俊的声音,这位时刻奋战在一线的副监狱长,成为了封闭区内最令人安心的存在。兢兢业业尽职履责,勤勤恳恳护卫安全,他用“拼命三郎”的劲头,扛起重任,挑起大梁。他对工作的热情,使人总会忘记,他已年过五旬,也不再是个铁人了。

3月16日,正在工作的李副监狱长因心脏突发不适晕倒在岗位上,醒来后也只休息了几个小时,就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他总说,“我年纪不算小了,能多干点就再多干点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战面前,李亮俊同志坚持以身铸盾,体现硬核担当。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他是筑牢“疫”线“桥头堡”的“施工队长”。

讲政治,已经成为李亮俊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进驻封闭区当天,被监狱党委任命为管教科室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的李亮俊第一时间执行党委的安排:“针对疫情需要,在防控第一线和关键部位及时建立党组织。”配合临时党支部书记邵杰,主持召开了全体党支部书记会议;根据进驻党员民警的实际情况,指导建起5个临时党支部,4个联合党支部,选好配强8个党支部的支委。到深夜两点,17个党支部全部成立,17个战斗堡垒巍然屹立,民警职工迅速聚拢在党的旗帜下。

每天,李亮俊都要对照“中央战‘疫’日志”,分别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产党员网”、“人民网”等网站下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示。当天下载,当天整理,下发到各个党支部,组织学习,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讲话精神熔化在血液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封闭管理两个月来,在临时党总支的领导下,李亮俊在主持临时党支部会议12次,参加各支部会议32次;组织主题党日3次;给全体党员民警讲党课2次。

2月19日《山西法制报》和3月13日监狱信息网,以《临时支部不临时——晋中监狱把一面面党旗插在每个战“疫”最需要的地方》为题,报道了监狱的这项工作。

二、关键时刻能顶上,他是沉在战“疫”最前沿的“排头兵”。

李亮俊知道,高墙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但并不是隔阻疫病的天然屏障和“保险柜”,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认真协调、部署、调度,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把握疫情,靠前指挥战斗,有效发挥作用。

——他在抓制度落实上狠下功夫。“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封闭区每一个民警职工手中,都有着一份“对标对表明细”,司法部、省司法厅、省局、监狱党委的各项制度、规定、措施,全部详细罗列。这份明细,是李亮俊印发给大家的。疫情突袭,工作要求、管理制度、执勤模式都需要及时调整和适应,更是对管理者综合素质的一次大考。李亮俊按照战时最高要求,对标最高标准,每天的每一项工作,全部对照这张明细进行。

——他在抓防疫教育上狠下功夫。在李亮俊的直接指挥下,形式多样的防疫教育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通过视频召开教育大会,制作新冠肺炎防控宣传片,编写《疫情防控常识》,制作黑板报,张贴宣传标语,《晋中监狱》开设专栏,每天组织罪犯收看疫情防治专题节目,视频开展主题座谈会。服刑人员测体温、“七步洗手法”、正确佩戴口罩,监舍清洁、通风、消杀等科学卫生习惯蔚然成风。点点滴滴,促使服刑人员成为疫情防控链上积极的、负责任的一环。

——他在把握防疫舆论导向上狠下功夫。1月27日,李亮俊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临时党总支5人、各监区1人共计24人的宣传报道队伍。严格执行省局《关于做好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宣传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封闭区宣传工作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实行宣传报道稿件及拍摄影像宣传资料等一律经临时党总支把关的制度,严格控制新闻宣传报道的分寸、口径和时机,抓住防控政策、法规、措施和先进事迹、典型模范人物、新风好事等几个重点,结合实际快、准、深、实做好防疫宣传。

——他在抓实“战时状态”上狠下功夫。李亮俊让同志们理解了“战时状态”。他和临时党总支的同志们一起,总结提炼出了疫情防控“13663”工作法,为监狱面对突发事件进行精准应对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规范的工作机制,为确保监狱防疫和监管安全的“双胜利”奠定了基础。3月15日,监狱信息网以《晋中监狱:“13663”筑牢防疫墙》为题进行了报道。

三、防控安全两手抓,他是坚守底线的“硬核力量”。

“抓疫情防控不忘监管安全”——这既是省局党委、监狱党委的要求,也是李亮俊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一个“干”字,成为李亮俊的真实写照。封闭期间,他守护安全不畏繁难,确保稳定不避艰辛,平安弦从来没有松懈过。

经监狱党委批准,李亮俊推行“全要素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把整个监管区划分为“监舍楼—监区—监舍”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把民警、服刑人员、事情、责权利全部放在每一个网格内。一个网格就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和安全稳定的“第一屏障”,确保每个区域都有人负责,每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每个时段都有人控制,每件事情都有人处理,每项责任都有人承担。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李亮俊的工作中,这句话被一次次证明。许多工作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天下事,作于细”,这些小事体现了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精髓,实现了“安全”这个大目标。

四、用好战“疫”“活教材”,他是践行改造宗旨的“燃灯者”。

“改造人”是监狱改造宗旨。1月26日封闭,27日上午就开始了服刑人员“三课”教育,实现了改造工作从平时向“战时”一键切换。

3月9日之前,李亮俊还兼任着教育科科长。他把战“疫”作为爱党爱国“活教材”,进一步引导服刑人员“五认同”。以“疫情防控与爱国主义”为主题,开设班子成员政治改造大课堂,封闭区4名监狱领导每人一课。每天锁定中央电视台的《战疫情》、《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三档节目,组织服刑人员收看。线上升国旗、学习讨论、主题征文、学唱监区主题歌、签订承诺书……一系列活色生香的主题活动,让服刑人员更“解渴”,促使政治改造入脑入心,让服刑人员切实感受到了党的伟大、祖国的强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月1日省政府法制办“法制宣传网”、3月4日《山西法制报》、3月10日《政府法制》杂志、3月15日监狱信息网等媒体,对这一工作进行了报道。

全封闭状态下,服刑人员“足不出户”,如何有效开展改造工作呢?这是摆在李亮俊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连续两个彻夜不眠,李亮俊想到了办法——以“教育进监号”为主要抓手,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监狱版。

李亮俊指导每一个监区根据进驻民警情况重新划分了承包小组,引导包组民警担负起防疫、教育、管控、改造服刑人员的职责,充分利用民警全天候集中在封闭区、服刑人员全时段管控在监区的有利契机,以“更快节奏,更强力度,更紧尺度”创新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实现“民警都是教员,监舍就是教室”、“罪犯在哪里,教育就在哪里”。

每天,李亮俊都要到监区“听课”,找准存在的短板和漏洞,落实整改,把每一项教育内容做细、做实、做标准,牢牢占领改造主阵地、掌握主动权。“教育进监号”在为疫情防控筑牢防火墙的同时,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为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供了基础保障。

李亮俊认为,负面情绪的传播,有时比病毒更可怕。因此,他和同志们一起精准构筑起战疫情的“心”防线。播放心理援助视频讲座,制作疫情防控调适心情教育片,自编服刑人员防疫健康心理知识微视频,编印心理知识宣传单,收集整理心理健康常识,编印《健康心理报》,带领有心理专长的民警运用心理学知识及时为服刑人员排心忧、解心结、舒心理,以效果为导向开展个别教育……一套“组合拳”下来,舒展了服刑人员的心态。

五、凝聚战斗正能量,他是民警职工的“贴心人”。

和平的年代没有硝烟,但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考验着每一个人。李亮俊冲锋在前、报名在前、引领在前,夜以继日地坚守在高墙内,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监管改造第一线,以忠诚履职践行着一个党员的初心使命。

两个月来,李亮俊的“2+2”工作法也是被同志们津津乐道。每天下午,他都会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到各个监区、各个监舍,与服刑人员“面对面”,听听他们的心声和建议,解决他们的问题和矛盾,捕捉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引导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同样,每天晚上,他都会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到各个监区值班室,看一看民警执勤情况,解疑释惑,指导工作,和监区民警一道研究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及制定工作措施。同时,通过监控看一看服刑人员瞪眼、睡觉等情况,为监管安全操心到每一个细节。

他在工作中给自己提出“高于、严于、先于”工作标准。战疫期间,工作千头万绪。对讲机里,他的声音最多,呼他的频率最高,也是最让人踏实的。一天24小时,任何时候都可以呼他。党的力量,就是通过这样的模范作用来体现的。所以,在封闭区内,李亮俊有说服力、感召力,能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他关注年轻民警的成长,在监区新设立了狱政管理干事和教育改造干事等“新岗”,根据年轻民警的特长“量身定做”,既使工作有了新动能,又给每一个民警提供了“追梦”的舞台。

他关心每一个民警职工,和封闭区每名民警职工都促膝深谈,嘘寒问暖。两个月谈心谈话220多人次。每个人有个什么事,都愿意主动找他说一说,大家说他是自己的“贴心人”。

“有一种忠诚,叫做我再请战”。李亮俊再次给党委提出了继续坚守在战“疫”第一线的申请,带着坚定的信念,让人倍感温暖与力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在团圆的日子选择离别,在危难面前选择前进,在休息面前选择坚守,这就是李亮俊的初心使命。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