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我的仙华山

时间:2021-04-09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方扬松

对大多数人而言,一座山即使是名山一生中可能去过一两次也就不会再去攀爬游览,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是游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一生能用于攀登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仙华山于本世纪初才成为国家4A级景区,比不上黄山、庐山等名山,而我对于她则有一种永远爬不完、爬不厌的感觉,仙华山是我老家方宅村的后背山,从我家徒步到顶峰,一个上午就可以有一个来回。每次回老家,老远看到山峰挺拔、俊俏的模样,总是倍感亲切、温馨。

我记忆中的小时候,正月初一除了到祖先坟上祭祀外,是我们乡下人完全休息放松游玩的一天。那时每逢正月初一,都要随姐姐、哥哥,及村里伙伴们步行攀爬仙华山,几乎成为一种风尚。仙华山又高又险,半山腰之后台阶十分陡峭,大人们从山脚爬到最高顶走近道通常也需要一个半小时。哥哥姐姐们有时只顾自个成为急先锋,全然不顾我们的体力,但小孩子也是不甘落后的,又怕被他们抛的远远的,于是每次都要拼尽全力紧紧跟上,只要他们往上爬,我决不半途停步,更不用说当逃兵。那时候爬山不管气喘吁吁,体力耗尽,仍是勇往直前,埋头往上冲,几乎不会稍事休息,或回头看看脚边的风景,爬山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表现孩子的勇气与健康的体魄。

仙华山也是我母亲和我母亲一样的长辈们祈祷神灵庇佑家庭孩子成长的一处给人美好信仰的神灵之地。头年高考落榜后,母亲特意要带我上山去求拜仙姑娘娘。相传轩辕黄帝统一中原后治理南方时就曾驻跸于此,一边到民间采风问俗,传医送药,建规立制;一边在山下兴建寝宫,筑炉练丹。轩辕黄帝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平定南方,练丹得道。再后来轩辕黄帝小女玄修奉命来此修练,得道成仙。人们为纪念玄修就把仙华山的最高峰称为少女峰,仙华山又叫仙姑山。我们村的东头也专门为玄修公主建有一座古庙,称仙姑庙。仙华山海拔虽然只有720多米,但似在平地上拔地而起,石笋林立,常年云雾缭绕,更增添了几分神秘,附近百姓把它称为天上仙境,人间福地。

记得那是四五月份的一天,早晨天色未明,朦朦胧胧眯眯糊糊中跟随着母亲上得仙华山次峰的一个小庙里,爬上那么高的山峰也是很不容易。次峰上除了一个小庙,门口平坦处仅60多个平方。到达山顶时天还没有透亮,庙里庙外却挤满了烧香拜佛的人们,香火烟雾处见到的多半是中年妇女。依着母亲向仙姑娘娘磕头跪拜,祈求神仙保佑,并许下还愿的诺言,十分的虔诚。除了为我高考求助于仙姑娘娘外,每每遇到家里难事,母亲都会来到此处寄托心愿,也算是给了她一个最好的安慰,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攀爬仙华山已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特别是年过半百之后,历经世事沧桑,爬山看的是风景,更多的是从风景中领悟人生。走走停停拍拍想想,再无需担心追不上别人被抛弃,也不必与人斗气。与人斗气是否都与自个过不去呢?!我只管看山的秀绝,闻花的芬芳,感受天的蔚蓝。今年清明节的下午,再次攀爬仙华山时心境已然不同。

“千仞岩岫连云碧,一岭松涛带露青。曲径纤廻旋谷上,奇峰突兀插云天。”这是很多年前著名文学家冰心游览仙华山时写下的赞美诗,她把仙华山平地而起的气势,高耸入云的境象,奇峰如笋的峻峭,松木参参的秀丽,作了十分精练的描写。如今在半山腰处建了一个望松亭,柱子上就刻了这四句诗,以示纪念,供游人欣赏。

“草木何丰彤,悬崖护丹穴。相传通鼎湖,深窈吹寒冽。”再拾阶而上,只见悬崖边有一个被人称为通海洞的地方,我们浦江方氏家族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方凤在此处留下了很通俗的诗句。据说在此大声一喊,东海龙王也能听到你的声音,小时候深信不疑,有时也会声嘶力竭地痛快呼喊一声。大约下午四时左右原本阴沉沉的天,慢慢开起了太阳,连续数天的阴雨后云开雾霁,天空特别的蓝,山上的空气倍觉清新,山谷中不时传来小孩快乐的喊叫,声音十分悠远干净。站在刻有红色“扶云”“荡胸”字样的岩石上,俯瞰远山近水,顿觉心旷神怡,一切烦恼早已抛向九宵云外。此处老家已在脚下,白墙黛瓦仿佛看得一清二楚,真是留影的好地方。

这个季节正是山上杜娟花盛开的时候,紫色的、粉红的、大红的,一簇簇,耀眼的很。有的开在脚下台阶边,仿佛十分关切地注视着你,给你疲劳的双脚以不断前行的鼓励;有的开在悬崖上,尤其是紫色的花朵,在太阳下熠熠生辉,与仙华山的丹霞岩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开在树丛中,隐隐约约,为绿色灌木增添了几分艳丽。这样的色彩在奇异的山涯间,真是游览人的幸福,我和同行的外孙女婿还都是摄影爱好者,举着手机咔咔忙个不停,只把美丽成为永久的记忆。

而对仙华山亲切的另一个原因却是我的先祖们都埋葬于仙华山下,特别是我的奶奶就长眠于最高峰——仙女峰下一处大约100多平方的山岙处,因山高路险奶奶的棺木当年由16位“仙人”抬上山。爸爸说在我三四岁时奶奶去世,风水先生带着我姑父跑遍了仙华山南麓的好多地方,最终认定于此,说这等风水宝地必使方家第六世孙成就大官。倘若不是好风水,这么高的地方是很少有人家选择到此作坟的。确实,我看到这里也只有奶奶和另外一家人的一个坟墓。小时候记得墓前只有些低矮的杂木,背靠大山,夏季清凉,冬天温暖,前面对着辽阔的浦江盆地,对着远处的山丫,还有湖水,能看到万千之景象。如今这里已建成景区,封山育林,坟墓四周松树高耸入云,杂木丛生,站在坟前哪还能见到山下的风景!就连坟墓也差点找不着。就让它成为子孙的一个念想吧,不知好的念想是否也会有好的结果?

仙华山钟林毓秀,给了我成长的勇气,给了我很多的牵挂与寄托,多年后我到外地求学、工作,常常在梦里见到的山就是仙华山,常常在戏里看到的庙都想象成仙姑庙,常常把没有到过的名山想象成仙华山。此生似乎再也离不开仙华山!

                                  (写于2021年4月6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