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以浙江监狱为例

时间:2021-07-02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浙江省第五监狱 方扬松

内容提要:开拓创新精神是监狱工作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治理体系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动因。浙江监狱开拓创新精神作为新中国监狱工作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是70年浙江监狱工作发展凝结形成的,具有思想解放,突破常规;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担责,敢闯敢试;乐于奉献,不怕牺牲;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特点。传承与发展开拓创新精神,必须突破观念、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勇于探索,完善机制、激发动力,狠抓落实、强化保障。

关键词: 精神文化开拓创新  传承发展

                                                                            

新中国监狱工作的创建与发展从来离不开开拓创新精神的支持,无论初创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进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中国监狱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浙江监狱创建70年来开拓创新精神,旨在构筑精神谱系,守护红色根脉,为新时代监狱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伴随着新中国监狱事业的创建与发展,70年来,浙江监狱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管理模式、手段从粗放型到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现代化发展,警察队伍从非职业化到职业化、非正规化到正规化、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监狱企业经济总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罪犯安全工作从年年脱逃频发到近10年脱逃率为零的记录,无不彰显着浙江监狱人开拓创新的精神。

一、开拓创新精神的内涵及提炼

关于开拓创新的涵义,辞海认为,开拓有扩充、展开的意思;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1]通常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效果的行为。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一种人的创造性实践行为,是增加有益总量的再创造。[2]笔者认为,开拓创新精神是人们利用已有条件,包括知识、经验、器物、信息、人力等,实现思维上的新突破,对客观世界的重要改造,对工作的探索性、有益的再创造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思想、心理等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创新精神由创新意识、质疑与批判、探索与求实、冒险与牺牲、坚韧与宽容等成分构成”[3]有学者认为,开拓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首要因素,敢闯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动力因素,实事求是精神是创新精神的精髓,负责奉献精神是衡量创新精神的先进性标志。[4]笔者认为,开拓创新作为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一是开拓创新是超越常规的突破性新的思维方式、体现超常意志的集体的坚强行动力,以及实现比以往更高水平更高效益的业绩创造力,是一种效益总量的增加,而不是对传统的简单的继承与重复式的实现一般性的业绩。二是它系精神文化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元素,较之于和谐团结的凝聚力,忠于职守的履职力,文明执法的法治力,无私忘我的奉献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因循守旧,必然阻碍历史发展。三是开拓创新的精神主体具有多元性,既包括管理者的管理机构、监狱领导、普通民警,也包括被管理者的服刑人员,还包括从事监狱辅助工作的长期合同工,以及属于劳务派遣性质的临时工;既包括监狱内部的全体人员,也包括与监狱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协作性质的社会团体、成员等。其中管理机构以及监狱领导当属重要主体,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决定着监狱管理的创新发展。 

新中国浙江监狱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开拓创新精神的历史。浙江监狱精神在改革开放前期阶段体现为解放思想、团结拼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特点,改革开放深入发展阶段集中表现为“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浙江监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干警价值观、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忠、勇、严、实、新”的职业精神,本着传承历史、尊重基层首创的原则,提炼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2002年,浙江监狱局时任局长葛炳瑶撰文指出,“诚、廉、勤、刚、实、信”精神是浙江监狱民警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进一步阐述认为,“勤”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4]2007年,省监狱局下发《关于加强监狱系统民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浙监〔2007〕172号)阐明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弘扬严谨、奉献、乐群、刚毅的浙江监狱民警精神。2010年浙江省监狱工作会议概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并提出要深入开展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监狱民警核心价值观讨论活动,随后局机关刊物《浙江监狱》(2010年第2期)刊发了该刊评论员文章《浙江监狱民警精神解读》,对“四特”精神进行了详细阐述,其“四特”蕴含着“开拓创新”的精神。概括于2017年的“忠、勇、严、实、新”的全省司法行政队伍职业精神之“新”对“开拓创新”的精神的要求不言而喻。

二、浙江监狱开拓创新精神的历史

纵观历史,从1950年1月,浙江省首个劳动改造机构——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劳动教育院成立,到21世纪初已建成现代化文明监狱部级10所、省级12所,到2020年全省20所监狱单位均评定为部级智慧监狱,其中有16所监狱单位评定为智慧示范单位。新中国浙江监狱的光辉历程无不彰显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印记。

创建初期的1950--1960年代,浙江监狱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畏困难,靠人力开垦荒地、改造盐咸滩涂,造农田、建监房厂房,修道路、挖沟渠,开创了浙江监狱格局。第八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至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前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整治监狱工作,全面恢复并促进各方面工作,创新工作亮点纷呈。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后到新世纪初期2009监狱体制改革前后,以依法治监为统领,在安全稳定、规范执法、产业布局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监狱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特别是进入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二次创业的勇气和担当,推动产业结构革命性发展,加快智慧监狱、法治监狱、生态监狱建设进程,实现了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70多年的创建与发展凝结成的浙江监狱开拓创新精神概括起来有五个特点:

一是思想解放,突破常规。改革开放后,“1980年8月,省政府批准省属劳改系统成立‘浙江省新兴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以当时10个劳改农场、工厂为基础,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一定五年不变。省局从五个方面扩大劳改生产企业的自主权。这对从创建起就一直按计划经济体系中的国有企业方式运作的劳改单位,无论是观念上还是管理上都是一个重大变革。”[6]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的1990年代,全省积极落实分级处遇制度,开创了罪犯特优会见、亲情共餐制度,产生积极的效应。

二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2002年11月,浙江监狱杂志、金华监狱承办以“环境改造人研究”为主题的首届浙江监狱论坛,汇聚了全国部分理论研究专家,强调要改善罪犯生活环境、执法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借鉴地方政务公开的经验,1998年初,浙江监狱系统率先在乔司监狱、第二监狱、第五监狱试点,形成了较完善的狱务公开制度,1999年开始在全省监狱推广,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法制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和综述报道。

三是勇于担责,敢闯敢试。1980年代后期浙江是全国监狱系统最早实行监管安全目标管理、依章奖罚的地区之一。1985年以后若干年内全面铺开对罪犯的分押、分管、分教工作,积极探索对不同类型罪犯的科学管理、区别教育的方式方法,影响极其深远;在教育改造方面大刀阔斧,全面创办、评定特殊学校工作,开创罪犯政治、文化、技术教育的课堂化,在全国监狱系统中率先针对罪犯提出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政策,召开罪犯科技人员代表大会,成立育新科技协会,实行罪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和技师聘任制,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改造氛围。1993年,省第一监狱被命名为部优秀特殊学校,并记集体一等功。

四是乐于奉献,不怕牺牲。1950年代,全省劳改场所认真落实《劳改条例》,逐步规范管理场所、管理教育、劳动生产,当时面对押犯多、干部少的实际,干部每天工作达10多个小时,每晚睡眠四五个小时得不到保证,星期天、节假日得不到休息,常年累月连轴转,生活条件很苦,为维护新中国初期政权稳定、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精神。[7]

五是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监狱法颁布实施后,为适应监管安全高标准的要求,实现了农业向工业、室外向室内、由分散向集中劳动的“三个转移”,产生了显著的成效:1997年,浙江农业监狱首次实现无经营亏损的业绩,1999年,浙江农业监狱首次实现了全年无罪犯脱逃。1995年,浙江省第一监狱成为全国第一家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单位。2016年以来,浙江监狱在罪犯中开展“政治攻心、法治正心、道德润心、矫治朔心、情感暖心”修心教育体系,以破除罪犯“犯罪人格”和“监禁人格”,使罪犯成为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后没有发生罪犯脱逃。

三、开拓创新精神的当代价值

开拓创新,历来是监狱重要会议的一个关键词。浙江省监狱工作会议2002年把“改革创新、奋发进取”作为大会的主题词,2021年把“整体智治育先机唯实惟先开新局”作为大会主题词,表明了领导层对创新工作的孜孜追求。

(一)有利于履行“重要窗口”新使命

中国共产党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取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新中国监狱在学习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确保了新中国监狱工作不断进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新中国浙江监狱同全国监狱一样,基本创建于偏僻、荒芜的地方,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艰苦,改革开放后,监管对象更趋繁杂,各方面的挑战更加严峻,正是凭着开拓创新的精神,改变了荒芜的面貌,建立了崭新的制度,实现了监狱安全稳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是监狱工作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浙江考察时赋予了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使命,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了“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定位,数字化改革已成为新风口、成为浙江发展的鲜明特质。新时代新要求,对浙江监狱工作发展是新的挑战,监狱工作要履行新使命,实现新发展,必须传承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有利于破解浙江监狱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瓶颈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8]创新精神就是为寻求变革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求异求新,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观念和心理状态。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入推进,罪犯的权利意识普遍增强,民警管理罪犯的手段方法要求法治化,监狱工作面临着执法难、难执法的困境;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罪犯的减刑、假释的条件更趋严格,适用范围更小,罪犯由此对抗管教,滋生事故的隐患十分严重,监狱工作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监禁安全管理模式下,罪犯有序管理过严的倾向很大程度上使教育改造缩短了时间,压缩了空间,教育改造的灵活性、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了强烈挑战,等等,如何破解执法上、奖惩政策制度上、监管教育模式上的难题,进一步提升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须传承发扬开拓创新精神。

(三)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监狱文化软实力

文化形成机制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人创造了文化,同时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塑造。[9]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习近平)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时曾阐述了红船精神1、浙江精神,两者的核心就是创新创业。监狱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来自于居于文化核心地位的精神文化,而开拓创新则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关键。监狱开拓创新精神是新中国监狱人在长期建设与发展的曲折历史中凝结成的文化激情,具有生动的革命性,广泛的实践性、鼓舞性,体现了红色文化元素,与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文明执法、无私奉献的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四)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各行各业,全体公民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中。没有行业的、全民个体的价值体系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前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系统价值观要求下的浙江司法行政“忠勇严实新”的职业价值观、浙江监狱民警“四特”精神,便是浙江监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实践。“忠勇严实新”之“新”和“四特”精神必然要求浙江监狱人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思维、制度、手段、方法、人才,使开拓创新成为推动浙江监狱工作发展的源动力,成为浙江监狱文化发展的核心,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浙江监狱管理铁军的强大动力。创新成为监狱民警的重要价值观,能有效激发民警成就感,避免职业倦怠,保证队伍的稳定性、生机和活力。

四、弘扬开拓创新精神的路径选择

(一)突破观念,解放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创业的基本前提在于突破观念、解放思想。监狱系统,一是要破除沾沾自喜、盲目自大的心理。随着“八八战略”的实施,浙江省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正走向全国前列,浙江监狱的经济、硬件设施建设比全国大多数省份先进,由此沾沾自喜、盲目自大、固步不前,形成“守摊子”“保老本”的心理,影响了创新创业。二是要破除“守住安全就是完成答卷”的心理。近年来,“零指标”考核要求、“全世界最安全监狱”目标要求,以及无限安全责任追究的势态,不断升级了监狱安全的标准,以至于形成了“安全工作高于一切”的倾向,束缚了创新创业,捆绑了教育改造手脚。只有形成“安全是监狱本职职能,教育改造同样是本职职能”的观念、机制与保障,才能推动创新发展。三是要破除大墙思维。监狱系统习惯于固有思维方式,习惯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习惯于大众的思维方式,习惯于封闭的单兵作战,成为创新思维的障碍。监狱系统缺乏的是敢于怀疑一切的批评精神,勇于开打“大墙”的开放思维。大墙隔离了罪犯,也隔离了监管罪犯的民警,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诸方面的落后于社会,创新思维受到影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破除沾沾自喜、盲目自大的心理,破除“守住安全就是完成答卷”的心理,破除大墙思维,才能阔步向前,走在前列。

(二)敢闯敢试,勇于探索

一是研究规律,唯实惟先。当前浙江监狱提出了“唯实惟先开新局”的要求,“唯实”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惟先”要开拓创新,走在前列。浙江监狱必须以开拓创新精神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安全,提升教育人、改造人的效果,树立“窗口”形象。而浙江监狱的创新必须着眼于浙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与环境,研究尊重监狱治理的特点、规律,研究当代管理对象——罪犯的思想、心理、行为特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比如安全与教育,改造与生产,等等,没有规律性的认识与研究的创新难以实现平安文明法治智慧“四位一体”现代化监狱的目标,甚至事于愿违,与工作目标相去甚远。二是放眼未来,接轨世界。创新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突破瓶颈性问题、探索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工作的攻坚策略为内容。监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监狱管理为什么,怎么样?浙江监狱未来10年、20年、30年后的愿景是什么,路径怎么选?必须以先人一步的勇气,站在高处向更远的未来、更广阔的世界眺望。比如在刑事政策重大变化使当下监狱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如何传承有效的刑事奖励政策,保持改造人的方针有效落实?进一步与法院、检察院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协调机制,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统一性,避免相同省份、相同案件的刑事责任人,不同的刑事奖励标准与幅度,真正提高罪犯假释的比例?在民警的执法责任机制上能否真正改变无限责任追究的现状,使基层执法民警保持工作热情?可否在安全稳定方面防止标准的无限升级,有序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过头现象,做到管理空间和时间的适当放宽,做到“法安天下”和“德润人心”的有机融合,提升惩罚和改造的综合效果?2监狱类型方面在上级允许的前提下,探索半开放型监狱,探索回归农业生产的现代农业型监狱或监区,为未来监狱发展作尝试。三是敢闯敢试,不怕牺牲。邓小平曾经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10]当前监狱创新某种角度讲,不是缺乏理论、思路和方法,而是缺乏勇气3甚至于一些成功的做法、法律规定允许的做法,如离监探亲,由于缺乏担当,全国监狱基本不愿意冒险。监狱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有勇担责任、敢于冒险的精神,有对权威批判、传统怀疑的精神,有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各级领导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艺术、科学决策、奉献牺牲方面,是考验、评价领导干部十分重要的标准。

(三)完善机制,激发动力

一是激励机制。从尊重人的需要出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包括改革创新在内的各种本领。要健全民警职业保障机制,完善职业风险机制,拓宽职业晋升渠道,建立文化激励模式,完善终向教育机制。[11]物质激励是基本的、重要的形式,要把行政机关财经政策的激励做到最大化,保障监狱民警的工资水平、安全和健康,提高创新人员的绩效奖励力度;加强对创新性工作、创新型人才的评比奖励,倾斜评优评先,做好精神荣誉激励;真正关心关怀创新工作人才,帮助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全力以赴创新创业。二是容错机制。习近平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12]监狱创新工作担心的问题在于是否成功,是否违反了条条框框,是否会受到责任的追究,妥善处理好成功与失败,政治规矩与业务创新,法律法规与工作创新的关系,必然有利于创新工作的发展。完善容错机制,要允许创新性工作的失败、尊重基层的首创工作;把政治规矩与业务工作区分开来,允许人们提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简单地把业务工作政治化;要在涉及监狱重要改革问题上,比如监狱的基本形态、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寻求法律制度上的突破,协调争取检察等相关执法部门的支持。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要建立创新工作制度、创新项目实践、科研项目孵化、创新成果和专家宣传、创新舆论引导等工作机制。借鉴社会企业管理模式,加强机制建设,使创新工作有项目、有基地、有条件、有团队、有经费。定期汇编创新工作案例,让创新的经验得到广泛推广,创新的成果让大家分享。切实加强创新舆论的引导工作,防止网络负面舆论攻击挫败监狱管理创新。

(四)狠抓落实、强化保障

一是广泛宣传、自觉实践。传承开拓创新的精神必须培育完善宣传实践机制,这是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基本要求。对新中国监狱开拓创新的历史进行深度挖掘,内容作全面提炼,采取定期编纂监狱史、精神研讨宣讲、舆论宣传、先进表彰等手段,广泛开展包括开拓创新历史在内的精神宣传、学习与实践活动,使开拓创新精神转化为基层的自觉行为和工作内在动力。二是以人为本、建好团队。“走发展创新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13]全社会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14]创新工作往往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凝聚团队的力量与智慧,而不是个别的“单打独斗”、“单件流”,长期坚持而不是一时冲动。创新型团队必须具有开拓性、钻研型、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要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之一,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有利于改善心智模式,实现思维创新。要强化科研组织机构、人员和科研管理,把省级科研工作的重点目标靶向监狱工作的创新,以创新为导向,攻克瓶颈难题。三是法治保障、与时俱进。法治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可预期性、可操作性。[15]法治是监狱管理创新根本保障,开拓创新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需要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巩固创新的成果,通过法制的强制力以保证监狱管理创新格局的长期稳定和有效。当监狱管理创新与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修改或者废止上述法律,打通监狱管理创新的法律通道,使监狱管理创新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四是整体保障,避免“单兵作战”、“孤军深入”。人们对若干年前全国监狱范围内的二级管理模式改革提出了质疑[16],此模式表现了战略性、理念性的创新,但缺乏整体性的改革,缺乏上级机关与下级单位的联动式的改革,其成功的概率自然不大。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是司法部《2016-2020年监狱戒毒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之一,由于专业化建设缺乏制度性的设计,缺乏分类管理的有效支持,其目标难以真正实现。由此,任何一项创新工作,在重点突破的同时,也必然要有整体性、配套性和制度性的改进,才能取得最终成功。

结语

研究、传承、弘扬开拓创新精神,重在落实改造人的监狱工作宗旨,重在强调监狱管理成功经验和科学制度的传承,重在与时俱进,接轨世界,走向未来,为像打造全世界最安全的监狱目标要求一样,打造全世界改造罪犯工作最有成效的监狱,提供给力的精神理念、方法、体系的支撑,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的先进性,加强监狱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避免教育改造的弱化、虚化。

注释:

作者简介:方扬松(1966-),男,浙江浦江人,浙江省第五监狱四级高级警长。研究方向:监狱管理。

[1] 辞海(第六版普及本).上海辞海出版社,2010:2150、0548.

[2] 引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

[3] 石国兴.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4] 秦忠翼,秦科.论创新精神的培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2).

[5] 浙江省监狱管理局研究所编.《浙江监狱》,2002(5).

[6] 浙江省监狱管理局编.浙江监狱史(1994-2000),2007:4.

[7] 浙江省监狱管理局编.浙江监狱史(1994-2000),2007:11-13.

[8]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

[9] 曾翔,张大立. 监狱文化对民警影响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9(7).

[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11] 王莹.对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16(1).

[12] 2013年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13]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14] 习近平.2013年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15] 严励.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保障[J].学术交流,2012(12).

[16] 张斌,郑杰.误读与盲动:监狱二级监区管理模式的思辨[J].中国监狱学刊,2015(1).

1.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来源于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的新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2.2015年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是各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参考,理应成为中国监狱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3.比如李豫黔先进撰写的《监狱工作改革路径及未来展望》(见李豫黔撰写载于中国监狱学刊,2016年第2期);又如江苏省监狱管理局课题组课题《半开放型监狱的可行性研究》(见中国监狱学刊,2015年第3期),王传敏研究的《特色法治小镇的构想与建设进路》课题(见中国监狱学刊,2019年第3期)等对于监狱管理模式的研究几近成熟,但真正付之于实践,需要尚需上层的勇气与魄力,基层坚决的执行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