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年”活动总体部署,武夷山监狱各监区结合年度罪犯教育改造要点,开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进监区、进讲堂、进号房、进包夹、进头脑”的“五进”专题教育活动,铸牢罪犯法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身份意识、服从意识、规范意识和改造意识。
“宪”在出发,从“新”开始
如何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 “进监区、进讲堂、进号房、进包夹、进头脑”专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七监区十九分监区围绕监狱工作要求,采取了“四项举措”抓落实。
一是开设法治讲堂。通过开办大讲堂,将中华法治思想文化融入入监教育。法治大讲堂的每期主题都不相同,有学习《宪法》《民法典》《刑法》,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学习十九大以来历届中央全会精神。通过民警授课积极引导罪犯体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新入监罪犯的法治意识。
二是增设普法园地。在新建的普法园地旁,罪犯正津津有味阅读法律相关书籍,有的还会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分监区还将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考试,举办法律分享会,组织观看普法系列专题片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是健全法律宣讲机制。结合监区实际,进一步健全法律宣讲机制,对后勤骨干犯进行法律知识宣讲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后勤犯担任法律宣讲员,每周组织一期法律宣讲,适时开展答疑解惑,不断铸牢新入监罪犯法治思想,使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是开展学法知识竞赛。3月14日下午,一场精彩的宪法知识竞赛在分监区学习厅里召开。“分监区举办的宪法知识竞赛,不仅让我增长法律知识,还让我在改造中体悟到崇高的宪法精神。”获得第一名的张某兴奋地表示。
指导员洪仁刚说,举办宪法知识竞赛,旨在让宪法法律成为规范指引和价值标准,让宪法的根基植入罪犯内心,自觉地形成人人争做“学法、守法、用法”模范,争当改造标兵的良好氛围。
精彩呈“宪”,法入人心
为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五进”专题教育,进一步增强罪犯法律意识,营造学法、守法良好氛围,一监区三分监区突出“五个一”,让“遵守宪法,应用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蔚然成风。
以普法宣传提升尊法意识。一方面,监区民警在执法管理中向罪犯开展法治宣传,另一方面,通过选拔和培训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罪犯组建“罪犯普法志愿者小组”,积极传递尊法“好声音”,让罪犯成为普法的主动参与者和实际受益者。
以释法说理营造学法氛围。坚持“一条线”法治教育,把普法教育贯穿到入监教育、日常教育、出监教育的全过程。分监区民警李凌枫的《精彩呈“宪”,法入人心》专题辅导课,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的宪法的意义和作用,引导罪犯积极将宪法理念转化为认罪服法的内生动力,营造出良好的学法氛围。
以承诺践诺汇聚守法力量。三分监区注重教育的仪式感,与每一名罪犯签订《守法承诺书》,引导罪犯承诺践诺,自觉做宪法和法律的守护者和践行者。分监区还举办了“宪法在我心里”的座谈会,让罪犯学会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进一步增强尊法观念和守法素养。
以狱内枫桥增强用法成效。三分监区民警借鉴“枫桥经验”,把化解罪犯之间的矛盾作为法治思想“进包夹”的关键一环。在装饰一新的“狱内枫桥·大红袍茶话坊”里,民警为罪犯解读宪法内容,解开心里疙瘩,解决矛盾纠纷,教会了罪犯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
以文化活动推进护法动力。习近平法治思想“五进”活动中,分监区以文化活动为引擎,助力“弘扬宪法,守护宪法”。民警把《宪法读本》送到了罪犯号房,同时,还组织罪犯以书法形式表达所思所悟,以文化活动为媒介,创新法治教育载体,构建起普法新格局。
一监区黄凌奕监区长表示,一监区将继续把法治教育贯穿于改造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引导罪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在高墙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