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中强 易宾吾
案例教学就是根据一定教育改造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以现实中的素材为基础,编选案例,在民警的指导下,引导罪犯对案例进行学习、分析、讲解、作业,达到以案学法、析法、明理、益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通常用于管理类、法学类、实践类课程教学,作为国内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正逐步运用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2008年,重庆市渝西监狱在教育改造中尝试使用案例教学,一年多的探索,我们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当前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在教育改造罪犯中如何组织案例教学
传统的教育改造是以民警为中心,以教为主,强调的是民警的知识传授。案例教学则是以罪犯为中心,以学为主,强调的是罪犯能力的形成。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改造,案例教学的起点高、目标高,它对民警的专业素质、教育改造的方法、监狱的育人环境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人授课、大家参与、集体受益”的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成立课题组,实现优势互补
当前,我们监狱还缺乏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改造队伍,部分民警知识结构不完整,综合素质不全面,对现代教育理论缺乏系统地学习,对案例教学的方法还缺乏深入地了解,还不具备熟练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立足现有条件搞内部挖潜,以监区为基本教学单位,每一个监区成立3至5人的案例教学课题组。
在课题组人员的组成上。我们兼容了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专长的民警,在理论方面要求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要熟知教育改造规律,对前沿问题能有清醒的认识;在实践方面要求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有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课题组成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专长,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了合力。
在课题研究的方向上。我们坚持与时俱进,针对当前罪犯心理需求趋向畸形、改造动机趋向功利、价值观念趋向扭曲、服刑意识淡化的特点,主动探索新时期罪犯的思想变化规律,注重围绕罪犯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分歧较大的难点问题,科学地拟定计划,精心地准备案例,形成了一批综合性较强、具备一定深度的课题。我们在出监教育中实施的有关《金融危机与就业》、《农村医疗改革与社会保障》等案例教学,就深受广大服刑人员的欢迎。
(二)建立案例库,实现资源共享
优质的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当前,基层在案例的使用上还很不规范,精品意识不强。有的案例生搬硬套,缺乏针对性;有的案例过于陈旧,缺乏时效性;有的案例内容简单,缺乏综合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案例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监狱以建立案例库为突破口,有效地解决了案例在采集、分类、评估、交流、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难题,为广大民警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一个轻松、高效的备课方式。
为了确保案例采集的质量。我们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罪犯中去,发掘罪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找出适应罪犯知识水平、符合罪犯生活和学习经验的案例,在编写案例的过程中,不轻易的将自己的观点表露在叙述的过程中,实话实说,让罪犯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案例吸引力。
为了使案例的检索更加方便。监狱教育科把收集的案例分为形势政策、思想教育、法律知识、文化教育、职业技术、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等八大类,在每一类里面优选了近20个案例,极大地丰富了案例库的内容,整合了资源。
为了使信息的交流更加快捷。我们把案例库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pt">,案例分析环节:我们以小组讨论、集中分析的方式进行。围绕乘客是否应系好安全带、罪犯是否应遵规守纪、人生是否应懂法守法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展开讨论。有的说天有不测风云,要随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