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优秀传统文化和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

时间:2011-11-17信息来源:云南省监狱局网作者:

袁静

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华夏五千年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绚烂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无疑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十七大报告有许多亮点,其中之一就是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

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家园,即使物质家园再好,也不会幸福的。一个民族,如果精神家园陈旧甚或缺失,即使经济成就斐然,也很难跻身于世界现代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一代又一代先人创造了绵延不断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精神支柱创造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里,从古代的儒、道、释,到今天的和谐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它们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分一样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民族的生命,更新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生活。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也客观地指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问题。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容动摇。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打造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的必由之路。在数千年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以“和合”为特色的文化体系,与西方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以竞争和效率为特色的文化体系,绝不是一种文明冲突的关系,而是带有强烈的文化互补性。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必然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精神支柱的血脉和源泉。中华民族现代精神支柱既是凝聚和团结中华各族人民、激发创造活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中流砥柱,也是在相互激荡的世界文化大潮中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中华文化魅力和吸引力,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精神力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传承与积累下来的文化精华。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最集中的、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明的先进成果。

二、做好中华文化的弘扬工作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打造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话语和精神的现代转换工作,进一步激发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为此,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要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能,形成有利于传统文化创新的管理格局。要以推动传统文化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要着眼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在遵循文化规律的基础上,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反复磨砺、精益求精,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实现题材、、喜爱传统文化、享受美好生活,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传播者。

三、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

首先我们分析道德的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而社会主义的道德则是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优良的道德传统,儒、墨、道、法各家的伦理思想在二千多年的发展中都产生了许多伦理道德的精华,上文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优秀的中华民族之先驱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人们除了有物质之需外,还有精神之需,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因而几千年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尊师敬业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为人民所传颂、弘扬并实行。

而职业道德的涵义则是:职业是人们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当时社会的或阶级的道德,在各种职业活动中表达和具体贯彻。它一方面体现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行为调节上的多样性和具体化,另一方面又只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在人们特定活动限度内的职业化。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特定的、具体的职业道德标准。为官要有“官德”:公正廉洁、勤政爱民;行医要有“医德”: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经商要有“商德”: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那么,什么是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呢?概括地说,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是指司法警察在依法履行其职务时所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行为规范是社会道德规范在职业行业上的具体反映,职业行为是职业道德载体,一言一行都可以映射出职业道德的情操。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遵循司法警察特殊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要求,概括和总结司法警察特殊功能和主要作用以及职业实践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职业活动受法律制约,受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制约,并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加强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正是基于要调整好与各调整对象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以明晰在依法履行职务时应该怎么做,如何去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四、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要求

监狱人民警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既要为国家执法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又要完成自己的业务和训练;既要接触犯案服刑人员,又要为监狱内部服务。因此,对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具有特殊性,主要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一)忠于职守、公正执法

监狱人民警察是我国监狱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监狱人民警察应当热爱这个职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职业操守。监狱人民警察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这就要求每个警察必须具备不怕艰险、勇于献身的精神。监狱人民警察的基本职责,是教育和改造服刑人员,使她们成为知法、守法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和改造服刑人员应当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的指导思想,体现在职业道德规范中,司法警察应当具有执法意识和大局观念。司法警察职业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依法对服刑人员执行教育、改造工作,从事执法活动,公平和正义应当成为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理念。忠实于宪法和法律,维护司法机关的公正和权威,既是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要求,也是其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严明纪律、服从指挥

这一基本要求是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特点决定的。监狱人民警察是带有武装性质的组织,其组织管理和职务行为,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军事化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而且还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突发情况。所以,严明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对于监??然要求。这一基本要求体现在职业道德上,就??,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特别是执行重要??行事;在处置突发性事件中,要注意协调配合,发扬团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7.45pt; margin: 0cm 0cm 0pt; mso-char-indent-count: 1.96">(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为了维护司法公正,监狱人民警察应当清正廉洁,在行使职务活动中必须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腐蚀,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五、新时期加强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建设方法

(一)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优秀品质

中华民族历来非常注重和强调人的自我修养,认为修养才能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正己才能以德齐家,以德治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也要始终保证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优秀的思想品质来源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于始终明确“司法为民”这个根本出发点。思想品质决定着监狱人民警察行使执法权的立场、方针。因此,要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结合实践,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道德觉悟。

(二)勤于学习业务,提高执法能力

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监狱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质量与水平。监狱人民警察要履行看守关押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等职责,这就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应具备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精通执行警务工作的各种规定、各项技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立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业务素质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只有不断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文化层次,不断拓宽知识面,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执行法律是每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这一切都离不开监狱人民警察对法律的精通和广博的知识。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是一项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复杂的劳动,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除了要精通本职业务的各项技能,掌握执行工作的基本方法外,还要能够承受体力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具备超乎一般人的吃苦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面对一些服刑人员,尤其是女性服刑人员的无理取闹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疏导和教育能力。没有娴熟的专业技能,一定的法律理论功底和渊博的文化科技知识,不仅难以履行职责,也难以获得社会和在狱服刑人员的信服和尊重。所以,要塑造良好的监狱人民警察形象,必须根据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注重作风养成,增强道德观念

作风养成对于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来说有着特定的联系与要求。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监狱这样一个执法机关的准军事化的武装力量,其外观形象与内在素质都有特殊的要求,它不能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因而把作风养成作为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来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在外观形态上,主要是衣着、体形、仪表、仪容等。在内在素质上,体现为思想、知识、胸怀、能力。作风严整优良,直接给人们职业道德高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在外观形象上衣着整洁、整齐划一,注重体形、体能训练,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举止规范,文明大方,警容仪表气质雄壮,给人民以亲切之感,给服刑人员以震摄之感。在内在素质上,要加强德行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中国历来重视“任人唯贤”,实际上是强调“以德行为先”,而“德行”也就是为官者个人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意识是个人在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道德思想和观念。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不义、自尊与自卑以及怜悯与忌妒等范畴就是集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于一身的道德规范。我们应精通业务技能,运用法律自如,待人宽宏大量,内心充满大度,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虚怀若谷,凡事有预见性、警觉性,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左右联动,内外协调,善于团结同志,沟通上下等等。总之,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充分展示监狱人民警察风采。

(四)坚持与时俱进,自觉规范言行

监狱人民警察它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在职业道德建设上,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要从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的特性和基本要求出发,制定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健全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惩戒制度。严格自律,洁身自好。在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方面加强自我锻炼和自我树立,在工作实践中切实加强道德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所动,不为种种诱惑所动,不为红灯洒绿的不良风气所动,耐得住清贫和寂寞,以维护司法;、“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的境界。在思想上、行动上要有一条?离开单位监督和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定要泾渭分明。要做到“慎独”,甘于寂寞不求声名,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与充实。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修养,勇于创新,不断丰富知识面,不断提高职业??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让警徽更加光彩夺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