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概念
思想动态就是罪犯思想活动的情况。在改造罪犯实践中,我们知道,只有掌握罪犯思想动态,才能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才能做好管理控制工作,才能防止罪犯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因此,笔者就如何掌握罪犯思想动态谈几点认识。
二、主要做法
望,以观其色
人的面目表情、言谈举止是一个人内心思想的表露,通过眼神、表情、身体其它部位的反应等“体态语言”洞察其心理活动。“望”不是预审,罪犯不会矫揉造作,对其内心活动加以掩饰,便于察颜观色,了解对方心理。如:喜笑颜开,表示其心情舒畅,充满希望;色沉目呆,表示其心事沉重,前途悲观;做了违纪的事情在民警的审视下,会感到手足无措,目光旁移;撒了谎会感到面部不自然,目光飘移,寻找对策。总之,“体态语言”给予的丰富材料,通过对这些感情材料加以综合判断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掌握罪犯思想动态。
闻,以听其言
闻就是通过分析、判断对方语言,以了解对方的心理,发现问题。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是一个人内心思想的反映,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为了便于民警与罪犯互相沟通,掌握罪犯真实思想动态,一是民警在与罪犯谈话时放下“架子”,消除罪犯紧张戒备心理,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其“竹筒倒豆子”,暴露真实思想。听的时候要专心用心,使罪犯觉得有一种被重视感,但当场不要做文字记录,否则罪犯会生戒备,欲言又止了。二是讲究沉默,利于沟通。在谈话不能一开口就夸夸其谈,一连串“原则话”“大道理”,这样不利于沟通,在谈话时一般不随意插话、中断对方的讲话,使其沉浸在自己的叙述之中。只有讲究“听”的艺术,适当保持沉默,才有利于沟通思想。沉默并不是退缩,而是导出矛盾、有效进攻的手段。
问,以侦其心
问是在“望”“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对方的反应来了解其思想中的主要矛盾,问是民警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沟通方式。讲究问的方法和技巧,可使罪犯不得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一是直截了当地问。一般来讲,在气氛融洽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罪犯会对民警的发问讲实话,因而绝大多数罪犯可以直截了当地问。二是诘问。一般是在有可靠证据的前提下采取的一种发问方式。它使罪犯面临突然的发问手足无措,从而说出真实情况。三是诱导发问。在有些情况下,罪犯 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甚至欺骗民警,这时可采用诱导式发问,使其谈话在不知不觉中顺着民警的思路回答。
切,以动其情
这里的“切”是关切、关注、关心的意思,在不丧失原则、立场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关注、关心罪犯,使其感到被理解和被关怀的温暖,从而改变其消极的看法,打消其抵触的情绪,暴露出真实的思想。关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言语上的关切。可以运用到“望”“闻”“问”各个阶段。谈话过程中,你在观察罪犯,罪犯在观察你,从“望”的角度说,你用关切的目光,带着慈祥的微笑看他;从“闻”的角度说,注意倾听罪犯的叙说,对其家庭的艰辛和幼时的苦难经历表示深深的同情,从“问”的角度说,可多问及其家庭和本人的生活情况等。二是行动上的关切。就是注意关心罪犯的生活状况,尽力解决罪犯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补充说明
真正掌握罪犯思想动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宜,灵活掌握。但是,民警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谈话的艺术。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 谢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