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监狱学会成立于1984年12月18日,当时名称为上海市犯罪改造学学会,1992年10月易名会上海市劳动改造学会,1998年12月7日改为现名。注册地址:长阳路111号八楼,邮编:200092,联系人:丁铁坚,电话:65127042 (兼传真)。
监狱学会会长桂晓民,副会长麦林华、俞忠明、顾肖荣、杜志淳、闫立,秘书长于旭光。监狱学会下设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学会办公室及12个单位会员(即各基层监狱学会组织),有个人会员千余人,另有监狱局专家组提供服务。
学会宗旨:严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监狱学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从理论上探索罪犯改造工作的基本规律,为创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监狱工作服务。
学会业务范围:研究监狱理论,指导监狱工作实践,交流学术成果,出版专著刊物,培养理论研究的骨干队伍。
学会性质:学会在监狱管理局的领导下,依靠监狱人民警察和本市政法院校、机关科研人员及实际工作者,在本市政法系统独立开展群众性学术活动。接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社团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是上海社联的团体会员。
学会主办刊物: 自2004年3月,内部编辑出版《监狱学研究》,每月一期,主要供会员学习交流。
学会近年来主要开展活动和理论成果:1、评选论文,出版专著,完成各类调研课题;2、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理论学术研讨会,3、请国内外学者、教授,开设学术讲座:4、与国外及地区学术团体进行学术交流,组织会员及理论骨干参加全 国、地区举办的各种培训;5、协助专家组开展重要课题的调研活动。
先后出版了《分类改造论》、《人权记录》、《论上海监狱工作》(二集)、《人格改造论》等专著,与专家组完成了《监狱的管理体制改革刻不容缓》、《上海监狱工作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等许多调研课题。其中《对监狱文明执法的一点思考----关于逐步扩大假释面的建议》获得市委市政法委领导重视,为推动上海地区罪犯社区矫治试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