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质朴的行动感染服刑人员

时间:2011-11-24信息来源:法制时报作者:

这是一所特殊的监狱,担负着全省监狱传染病、艾滋病、精神病、老残病和危急、重症病犯的集中收治和监管改造的任务;这是一个特殊的监区,监区干警每天都和传染病犯“零距离”地接触面对,监舍里、操场上,随处可见干警与传染病犯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他们在执行着治病救人和教育改造的双重任务。这就是海南省新康监狱(省司法医院)X监区,这里关押着一些结核病犯人。

10月27日上午,记者刚一走进X监区,监区长陈清就指出了和结核病犯接触的危险性。陈清说,治疗肺结核病要遵守“十字方针”,即“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治愈一个结核病患者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并需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所有的结核病犯到了我们这里,我们的医务人员都要为他们制定治疗方案,警官们严格执行“送药到手、服药到口、咽下再走”。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危险异常,干警要直接和肺结核病犯接触,让他们张开嘴巴,检查他们是否把药咽下去,一个小小的喷嚏,也许就会感染上肺结核。干警们就是这样日夜都与数百名患有肺结核的病犯打交道。犯人吃饭他们看着,犯人看电视他们看着,犯人睡觉他们站岗守卫,如果有犯人病情加重,干警们还得在病床前陪护,既坚守职责,又贴身照顾。

X监区副监区长李若朝还给记者讲述了一个自己与他的“兵”的故事:犯人梁某,头部曾受过枪伤,半身已经瘫痪,破屋偏逢漏雨,又患上了结核病。他绝望地认为,结核病没得治,只有等死,于是破罐子破摔,消极改造,拒绝配合治疗。副监区长李若朝就站在他的床边做思想教育工作。李若朝为了和梁某沟通,消除他的自卑和隔阂感,没有戴上口罩,卸下厚厚的全副武装,直接面对面地交谈,耐心地讲解结核病的可治愈性,想消除他的心理负担。梁某刚开始还绝食抗拒,李若朝倔劲也上来了,你不吃我也不吃,就一直站着讲了一天一夜,讲得口干舌燥,嗓子充血说不出话来,终于梁某感动得落泪:“李警官,我是犯了罪的人,你还对我这样好,我要是再抗拒改造,我就太对不起你了。”

通过实地采访,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将心比心”在这里不仅仅是动听的口号,而是付诸行动,用最质朴的行动去感染服刑人员。

(本报记者 张三清 通讯员 李思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