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大潮下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成长的故事

时间:2011-11-25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监狱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人事变迁,每一个变迁都隐藏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本人参加监狱工作以来的经历也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我于 1988年 7月入行,在某监狱当一名见习劳改干警。入行之初,心潮澎湃,颇有成就一方事业的雄心,但对怎样管理教育罪犯却是门外汉。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虚心好学,认真向单位里的老前辈学习管教罪犯的经验。于是许多老前辈传授给我管理教育罪犯的方法:管理教育罪犯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意、导之以行,因人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老前辈授之我以力服人,搞压服,用铁腕等方法。特别是讲到1983年严打期间,监管秩序不稳定时,他们更强调以铁腕管教罪犯的重要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对监狱工作的了解,作为年轻人的我,与多数年轻人一样,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急功近利,在管理教育罪犯时,缺乏耐心,一旦罪犯不服管教,就忍不住冲动,对罪犯进行打骂。因为打骂罪犯的次数多了,被中队黄指导员发现,为了不影响我的进步,他只对我进行严肃的批评和耐心的教育。但是,我没有虚心接受批评教育,仍然我行我素,于1989年3月 9日,在动手打骂不服管教的罪犯王某后,受到了延期半年转正的处理;1995年 11月,在教育消极改造的罪犯张某时,我刮了张犯两下耳光,又受到了全监狱通报批评的处理。
  这两次事件发生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工作热情一落千丈。看到我这种表现,身边的老前辈无不心疼,不断地安慰我、鼓励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疗伤,我的心情有了好转,工作热情又得到了提高。我深刻地进行自我剖析,对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是非得失进行总结,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真地找出工作中的盲点和误区,明确自己以前对罪犯进行粗放简单的管教是严重错误的,极其危险的。为此,我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管教罪犯的方式方法,对罪犯进行依法、规范、严格、文明、科学的管理。2000年起,狱务公开工作在全国监狱推行,并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就给监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监狱工作的要求,我更加勤恳地工作,每天一上班就忙得没空歇一歇,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身上的衣服常常被汗水湿透了,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的是深入罪犯 “三大现场”,掌握监区罪犯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处理罪犯中发生的问题,对罪犯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教育。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监区大多数罪犯都喜欢找我汇报思想或解决问题,发生违纪违规行为时也主动向我坦白,这使我在罪犯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近几年,监区推行点警约谈制度后,我每天接到的约谈次数不少于20人次。在工作中,我成功化解了监区的很多安全隐患,教育转化了一个又一个的顽危犯。如2004年12月入监的罪犯邹某某(抢劫罪,判有期徒刑6年10个月),该犯性格暴躁,经常因一点小事跟其他罪犯争吵、打架,一年之中被扣考核分就达十几分。针对邹犯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我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耐心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一段时间后,邹犯慢慢地得到了转变,先后获得两次减刑奖励。邹犯刑满释放前,监区领导找他进行谈话时,他激动的说:“多亏了奋飞警官的教育,我才能取得今天改造的成功。回归社会后,我一定会谨记他对我的教育,克制自己,使自己不再走上人生的斜途。”
  回顾自己成长的轨迹,与改革开放迂回曲折的进程不乏相似之处,同样在成长的路上经历磨练,但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勇于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勇于改正缺点,并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出工作中的得与失,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近十多年来,我应用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凭着一片爱心、一个良心和一份责任心,成长为新一代的监狱人民警察。同时,还用自己的真实故事,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同志。我相信,在当今中国监狱中有无数象我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着的警察;我也相信,有着我等的付出,监狱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