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监狱领导根据当前监狱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提出变管理警察为培养警察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开拓思路,提出了辅导员制度的设想。经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为促进监狱事业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辅导员制度提出的背景
监狱党委经过深入调研和详细分析,发现传统的教育机制存在“三个难以”的问题,即:难以适应新时期监狱警察队伍发展的需要、难以为推动监狱发展累积更多的人才资源、难以为监狱警察加快成才提供组织保障和更为广阔的舞台。监狱领导认为:无论设施如何先进、科技如何发达,警察素质的高低才是决定监狱事业成败的关键。必须突破传统培训模式,创新警察教育机制,逐步形成具有深圳监狱特色的教育培训新机制,方能在监狱建设上快人一步。在警察队伍建设上,监狱首先从新入职警察培训模式上开始改革,施行辅导员制度。
在实施辅导员制度之前,新入职警察岗前培训后普遍存在“理论水平很高、实际操作无招”,“照本宣科能信手拈来,处置事件却束手无策”的困扰。针对这种情况,深圳监狱决定实行辅导员制度,对新警察进行一对一的跟踪辅导,有利于帮助他们解决实践经验不足、处理问题能力弱的难题,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实操能力。
二、辅导员制度的模式及具体做法
2009年,深圳监狱在警察培训工作中率先规范了新警察的培训工作,创立了新入职警察培训模式,实行了动态的、流程化的新入职警察培训模式,让新警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一)新入职警察培训模式。监狱按照“封闭集训一个月→监门见习一个月→辅导员辅导一年”的程序,对新警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封闭培训中既有常规监狱业务课程,又突出实训操作,把一些实操性强的业务技能放到岗位现场来讲授,使其获得直接感官的认识。监区辅导员对新警察开展辅导,能够让新警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打牢执法理念、熟知岗位知识、熟练岗位技能。
(二)具体做法。一是研究出台《深圳监狱警察辅导制度试行办法》。从制度上保证辅导员的顺利施行,办法明确了警察辅导是警察入职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辅导员的条件和辅导员的职责要求,实行辅导员备案和聘任制度。二是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制定并实时修正辅导计划,对监狱警察的岗位职责、履职要求、工作环境等进行详尽介绍和说明,传授监狱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全面训练新警察的履职能力,检讨辅导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向部门报告辅导进程和效果。三是建立辅导员专门队伍。由各监区和科室上报辅导员名单,要求满足以下条件:在监狱工作2年以上,本部门公认的岗位能手和履职标兵,熟悉监狱各项业务,能熟练掌握监管矫正技能,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精神,经过政治处考核同意备案后,才能成为新警察的辅导员。同时与监狱警察教育训练师资库相结合,定期选拔实战经验丰富、辅导成效显著、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及授课技巧的辅导员入库,并经常安排授课机会。四是对辅导员实行聘任制。政治处对各部门确定的辅导员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进行聘任,颁发聘书,聘期为一年。五是定期对新警察进行业务考核。在辅导期内,政治处定期组织对新警察进行业务考核,包括无册点名、业务理论考试、四知道考核等,如果考核不合格,即取消辅导员的资格。六是与优秀团队评比相结合。优秀团队评比是深圳监狱2009年出台并执行的一项重要量化考核办法,全监严格按照评比办法的规定落实量化考核,年终进行评选,在整个“优秀团队”的考核评比过程中,突显公开、公平、公正。辅导员考核与优秀团队评比相结合,确保辅导员制度能落到实处。
三、推行辅导员制度取得的成效
从推行辅导员制度以来,2009年8名新招录警察、2010年22名新接收转业干部在岗前培训结束后,均接受了本监区辅导员一对一的辅导。通过跟踪督查和评估,显示实行辅导员制度对迅速提高新警察的岗位能力和执法水平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辅导员来说,同样也得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是提高了新警察业务处理能力。通过辅导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手把手地教,新警察进步会很快,能冷静地处理突发事故,找到个别谈话教育的突破口,分析服刑人员的心理活动,掌握服刑人员的特殊性格,业务水平迅速提高,在短时间内就能在工作中独挡一面。二是形成了“以精带新”、“以新带新”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行辅导员制度,我监积极探索出了“以精带新”与“以新带新”的培训新思路,通过在警察队伍中广泛挖掘潜能,发现辅导员,培养辅导员,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让优者影响身边的人,在辅导的互动中让优者更优,让能者为师,辅导员在辅导他人的同时,也利用这个平台提高了自己。三是培养了新警察的大局意识和职业认同感。当前大学毕业生很多存在较注重个人利益,自我表现约束力较弱,不能吃苦耐劳等弱点,通过辅导员的言传身教,把守纪律、讲奉献的优良传统,一点一滴对新警察进行潜移默化,使新警察逐步树立大局观念,培养了职业认同感。
四、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努力构建辅导员长效机制
实行辅导员制度以来,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单一,仅凭着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老一套的“传帮带”来开展工作,有时难以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又如辅导员之间没有沟通交流的平台,遇到类似问题有时还会走弯路,等等。深圳监狱将通过不断改进,完善以下环节,努力构建辅导员制度的长效机制。一是开展针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辅导员不仅要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工作责任感、良好的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律等社会科学的系统知识。需要通过专门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和水平,以应对辅导新警察的重任。二是提供辅导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OA办公系统、《特区监狱》杂志以及座谈会等渠道和形式,将优秀辅导员的先进做法及时予以推广,为辅导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三是要求部门经常开展集体会诊。通过本部门辅导员间的集体会诊,可以汇总辅导新警察时出现的普遍共性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进一步提高辅导质量。四是完善辅导员的考核评估。在施行的办法中只有对辅导对象即新警察的考核,但未对辅导员进行考核评估,完善辅导员的考核评估体系也有利于加强辅导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深圳监狱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