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监狱8成刑释人员满意就业

时间:2011-12-01信息来源:法制网作者:

□社会管理创新・监所规范化管理

本报记者周文馨

一支中性笔别在上衣兜里,夹上几页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尺寸……记者见到郭某时,他正在甘肃省定西监狱参加电焊技能培训。因抢劫罪服刑已达17年之久的他,再有一个多月将刑满释放,服刑期间他已考取了4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刨工初级证,电焊初级、中级、高级证书。

郭某告诉记者,在监狱里学习这些职业技能,就是为了出去后打工挣钱,“听说像我这样拿到电焊高级证书的人,每月薪水在4000元至5000元左右”。

“目前,定西监狱已形成了涵盖20多个工种的七大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监狱90%在押服刑人员都参加了技术性较强的培训。”定西监狱监狱长石文瑞介绍,监狱历届党委班子紧紧围绕“坚持不懈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性强的、有利于刑释人员就业的职业技术教育新平台,全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理念,结合正在开展的“监狱系统规范化管理年”活动,走出了一条既立足于服刑人员刑释就业需求又适应现代教育培训要求的新路子。

据统计,近五年来,从定西监狱释放的刑释人员中有90%的人取得了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80%的刑释人员找到了满意的就业岗位。为了充分调动服刑人员学习技术的积极性,监狱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的服刑人员,分别给予记分奖励。

服刑人员刑满出狱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是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率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监狱监管改造工作的“首要标准”。定西监狱副监狱长马金川介绍,定西监狱曾与定西市司法局联合对2004年度定西籍刑释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在出狱重新犯罪人群中,没有一人掌握一技之长。根据调查结果,定西监狱提出打造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让“让失足者有技、让回归者乐业”,着力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石文瑞介绍,根据服刑人员刑期长短不一、流转较快等特点,定西监狱突出回归后的“学以致用”,先后开设了车工、电工、电焊工、钳工、起重工、计算机操作员、瓦工、铸造工、创业培训等13个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培训班。

“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监狱有针对性地对当前社会企业技术含量适中、劳动密集型的专业进行社会咨询、信息收集、分析汇总后,有选择地对服刑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石文瑞说,服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培训项目,使职业技术教育项目与服刑人员的学习意愿和兴趣爱好相结合,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

返回原图
/